河南党建网( 通讯员 廖涛 李姿颖 )近日,2020年河南省社会扶贫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揭晓,南召县自然资源局办公室主任、驻龙王庙村第一书记马龙斩获桂冠,喜获全省社会扶贫先进个人。驻村扶贫3年多来,马龙以强村富民为己任,抓党建、跑项目、夯基础、兴产业,带领曾经软弱涣散的贫困村龙王庙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村党支部领导强劲有力,基础设施全面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产业就业一枝独秀,82户、219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顺利脱贫,该村各项工作走在了全县前列。
“我村发生历史性巨变,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空前提高,这是马龙用汗水浇筑、用脚步丈量出来的。他以村为家,勇挑重担,甘于奉献,用真心换真情,成为扶贫政策的‘百事通’、山村建设的‘活地图’、贫困群众的‘贴心人’,用实干书写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风采和担当,不仅入选河南省脱贫攻坚人才库,而且荣获‘南阳市优秀第一书记’。”龙王庙村党支部书记李印激动地说。
2017年初,马龙刚到龙王庙村驻村时,原支部书记患病卧床三年,村里三年没有开展过党组织生活,连续两年没有发展新党员,党组织没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工作处于瘫痪状态。面对这一难题,他深入走访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迅速向镇党委汇报,推荐有能力、有作为、有担当的致富带头人李印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借助村“两委”换届,配齐配强村“两委”干部,并制定完善了村级重大事项决策机制和学习制度、服务制度,“两委”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了合理有序的工作机制和高效负责的领导集体,村里有了“主心骨”,为脱贫攻坚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政治基础。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结合龙王庙的村情实际,马龙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扶持,改善基础设施,3年来争取各方资金1300万元,硬化道路20.3公里,安装路灯200盏,新建自来水厂2座,新建桥梁3座,塘堰清淤8座,新打机井9眼,加固河堤河坝2700米,解决了群众出行难、吃水难和产业发展难。
马龙积极向上争取上级扶贫政策资金,在村内建成了扶贫就业车间,引进数据线生产加工项目,引资兴建420千瓦村级光伏电站。两个项目落地投产后,村集体年收入实现了“零”的突破,目前年村集体收入20万元以上。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马龙因地制宜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短中期养殖小龙虾、光伏发电、种植苗木花卉、中药材,长期发展乡村旅游,逐步建成春有花、夏有荷、秋有果、冬有药,集吃、娱、玩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大格局。目前,建成150亩小龙虾养殖基地,1000亩苗木花卉、300亩中药材驯化、150亩品种梨种植基地,所有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务工等途径,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在驻村扶贫期间,马龙时刻把群众冷暖记心间,贫困家庭情况烂熟于心,用真心换真情。他把群众当亲人,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被称为百姓的“贴心人”。贫困户冯天强父母早亡,留下三间石棉瓦房,残垣断壁摇摇欲坠。早些年冯天强游手好闲,嗜赌酗酒,妻子高巧心灰意冷,离家出走。冯天强自此一蹶不振。马龙经过苦口婆心反复动员,冯天强解开了“思想疙瘩”,利用到户增收资金购买一辆三轮车,在附近乡镇拉家具、收废品、卖水果,钱包慢慢鼓起来,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得知丈夫转变后,2019年妻子高巧春节回家看到自家翻天覆地的变化,心中百感交集,回归家庭安心生活。
2019年3月,马龙了解到贫困群众郑双菊20多年前流浪至龙王庙村,没有户口和身份证明,其无法享受医疗、养老保险及低保等政策。马龙多次走访郑双菊老人,从她含混不清的口语中捕捉到一些有用信息,利用互联网输入检索,3个月后,终于发现内乡县灌张镇注销了郑双菊的户口。马龙与内乡县扶贫办取得联系,奔赴内乡县寻求帮助,最终郑双菊与内乡县的儿子儿媳一家团圆。探亲当天,马龙帮助郑双菊顺利恢复了户口登记。郑双菊儿子在微信朋友圈中说“感谢马龙书记,让全家人23年的心愿终于实现!”
困难群众李丰成、李丰有两兄弟,一个大病初愈、一个脑梗致残,马龙利用“七改一增”资金,动手为他们改善生活条件,硬化院内地面,铺设无障碍通道,改厨、改厕,庭院面貌焕然一新。李丰成握住马龙的手动情地说“我睡着的时候经常会被笑醒,我现在过上好日子,多亏了你的贴心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