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召县皇后乡,有一个被连山环绕沿河而居的小村庄——郭庄村。这里的乡亲们,日子过得就像这山间的田垄,平实而绵长。大家伙儿低头种地、抬头见山,邻里之间熟得像是自家人,谁家有个大事小情,左邻右舍总能搭把手。农忙时,田间地头是互相帮衬的身影;闲暇时,村头巷尾飘荡着家长里短的乡音。在这片淳朴的土地上,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就像村边那一排白杨树,根须相连,默默生长。
而在这片田垄上,一个48岁身材瘦小的普通妇女孟相丽,皇后乡郭庄村西庄组的网格员,用她点点滴滴的行动,为这份乡情增添了更多温暖与光彩。在郭庄村,孟相丽的名字早已和“靠谱”“热心”紧紧连在一起。从洪水里的紧急呼喊到寒冬里的扫雪身影,从帮老人跨越“数字鸿沟”到分享农具助力农耕,她用一件件实事,把文明新风种进邻里心间,成为大家眼中名副其实的“好乡邻”。
险情里的应急“预警员”:“我也害怕,但我得先安心”
9·24的那场暴雨,至今让郭庄村村民心有余悸——深夜里雷声滚滚,雨势像瓢泼一样骤增,村边河水不断上涨,不过几个钟头河岸的田地就被河水掀走一半,听着外面越来越大的水声,躺在床上的孟相丽心里越来越不安,想着和她一样居住在河边的邻居们,她再也无法安心躺下去,果断起身挨个去邻居家拍门:“要涨洪水了!别在屋里待了,不安全!”
有人后来问她:“当时又是打雷又是涨大水,信号也断了,你还敢挨家挨户敲门通知,就不害怕发生意外吗?好好呆在家里不是更安全吗?”她笑着摆手:“谁说不害怕,可是这么大的雨我搁屋里也不敢睡啊!当时满脑子都是‘这雨大得吓人,待屋里不安全’,得让大家都起来,看看各家都是啥情况,村里老人多、孩子多,房子毁了塌了出事情真来不及!我去看看安心!”
寒冬里的道路“清障员”:“我方便做,图大家方便”
到了冬天,孟相丽又成了村里的道路“清障员”。每次下雪后,天还没亮,村民就能看到她扛着铁锹出门的身影——先扫通村里的主干道,再一点点清理巷口的积雪,怕老人出门滑倒,她还特意在结冰路段垫上沙子。
有人不解:“冬天全村水管都冻了,你还把自家水井借给别人用,下雪天还带头扫路,这些都是别人不愿意揽的‘麻烦事儿’,你怎么就愿意揽下这些‘闲事儿’‘杂事儿’呢?这些不都是跟你没啥大关系的事情么?”
孟相丽却不这么想:“咋能没关系呢?都是一个村的乡邻,老太太一个人在家水管冻了没水喝,村里小孩下雪天出门玩总是摔跤,年轻人也都出去打工,村里老的老小的小,有啥事没人帮,看着都心疼。这些可不是‘麻烦事’,我也只是顺手,喝水人家也喝不了多少,村里的路别人不走我也得走;这些事换别人也能做,只是我有时间方便做,图大家方便。”后来,在她的带动下,村里人都带着铁锹、扫把去清扫巷道,把路上打扫得干干净净,村民们说:“走在这样的路上,心里都亮堂!”
老人们的数字“代办员”:“我帮帮忙,就能让别人少犯愁”
随着智能手机普及,“数字鸿沟”却成了村里老人们的难题——高龄认证、养老认证要在手机上操作,不少老人连拍照都不会,更别提填信息、点确认了。这时候,网格员孟相丽就变成了“数字代办员”。
每年认证开始后,她都会列好名单,主动到村里不会用手机的老人家进行帮助。帮邻居奶奶认证时,老人年纪太大听力不好,她就凑到老人耳边一边说一边摆动作:“奶奶你看我,跟着我做,张张嘴巴,点点头,拍完咱就能领养老金!”遇到有老人记性不好的,她就在登记完信息后,让老人把证件都放自己屋里的一个地方放好;认证完还手把手教老人们接视频、查社保:“您看,点这个绿色的按钮,就能接媳妇视频了!”名单上有人忘记认证的,她就会借着串门子的机会去提醒一下,避免老人错过认证。
有人问她:“有的老人记不住信息,手机也不会用,你帮他们的时候,都抱着怎样的心态啊?”她语气特别实在:“现在村里人都是上年纪的,年轻人也都出去打工了不在家,他们也出不来门,一遇到这种手机上的事情他们就只能发愁,我也只是能帮他们就帮帮,这些也都是小事情,换任何人都能做到!”
农耕里的“助力帮手”:“帮别人,我心里也热乎”
一到农耕时节,孟相丽家院角的农具堆就成了“共享角”——她攒下的三把锄头、两把镰刀,从不锁着藏着。邻居来借,她随手就递过去,见住在自家后面的独居老人种菜吃菜不方便,她路过时就总会停下脚,送点菜或者帮着除会儿草。
“做了这么多好事,有没有哪件让你感觉心里特别热乎的?”被问起的时候,孟相丽就忍不住说:“帮助人家的时候人家肯定会说你的好,但你说农村人他们感谢人也说不出来个啥词儿,我也说不来可漂亮的话,但你帮别人,别人肯定也记着你,这都是大家维持来的默契,所以做啥事心里都热乎。”
“做个实在人,日子越过越好”
孟相丽一家五口人,她说她丈夫常年在外打工,每次回来也待不久就又出去了,家里的事情基本都是她在操持,最大的孩子刚毕业工作还不稳定,两个小的孩子也都上高中,她自己在家里也只是找些零活干一干赚点收入。而上面讲述的这些事情她觉得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谁都能做,没有必要专门写出来,她不喜欢出名,不值当。
有人问她:“那你自己心里有什么想实现的事儿吗?”
孟相丽就直接说:“我希望我孩子的工作稳定一些,孩子们把学都上好,希望我们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她做的是寻常事,暖的是邻里心,用行动诠释着“远亲不如近邻”的真谛。如今,在孟相丽的默默行动下,郭庄村的互助之风愈发浓厚,而这位瘦小却温暖的“好乡邻”,依然在平凡的日子里,用点点滴滴的付出,展现着村庄的烟火气,传递着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暖意,让这份淳朴的乡情,在岁月里愈发绵长。(高华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