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祖国,山河无恙,国泰民安”“青春向党,一路锦绣!”近日,由青年学生主导的一堂原创红色经典思政课“青春向党”开讲啦。这堂课是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以学生为主体教育理念的一次生动实践与成果展示,体现了培养全面发展时代新人的育人导向。

学生站C位:主体地位的焕新与赋能

本次思政课最突出的特点是将讲台交给学生。六名学生从被动的聆听者,转变为主动的思考者、讲述者和传播者。他们自主策划、自行设计,通过诗诵、问答、讲故事、视频展播等多种形式,把青春感悟融进传统的思政教育。这种角色的转变,是学校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赋能学生的育人理念的缩影。同龄人讲述党的故事,所产生的共情力量超越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实现了思政教育从“入耳”到“入心”的升华。

成长导向:在历史坐标中定位青春航向

课程内容设计紧扣“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构建了一条清晰的精神导航图。从“红船精神”中汲取信念、奋斗、奉献的志气,从陈延年、陈乔年的就义中感悟理想之坚贞不屈,从“老科学家的入党志愿书”里领会科技报国的初心,再到从身边榜样“仲景学子范浩源”事迹中看到现实的标杆。思政课以“你为什么入党?”这一灵魂叩问作为枢纽,引导青年学子在历史的纵深处与时代的坐标系中,反复审视自我,明晰“我是谁、为了谁、走向何方”,为其个人成长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立德树人:一堂课背后的育人逻辑

整堂课的最终落脚点始终围绕“立德树人”。从革命先烈的“大德”到平凡英雄的“公德”,再到身边榜样的“品德”,课程构建了一个层次分明、鲜活立体的“德”之谱系。成功地将宏大的国家叙事、厚重的党史故事,转化为激励学生修身砺志、奋发向上的生动教材,实现立德树人在思政教育主渠道中的无缝嵌入。

薪火相传:以老带新传承理念

在这堂课的最后,学校关工委老同志代表与同学们畅谈感受,以其亲历者的视角,对课程深度与思想内涵进行了深入阐释,让学生能更清晰地理解课程的精髓所在,为课程在新时代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方向。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让红色的脉动在新时代青年的血管里流淌得更加澎湃。

赋能“双高”建设:思政课程与人才培养的同频共振

这堂思政课也是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双高”建设在人才培养领域取得的特色成果。学校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出发,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有机融合。课程通过对“红船精神”、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等内涵的深度挖掘,思想引领与专业技能并重,着力塑造学生的理想信念,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原创特色思政课,是学校思政教育模式的创新实践。当思政教育尊重学生主体、聚焦学生成长、服务人才培养大局时,就能源源不断爆发出新的生命力,有效激励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奋斗中绽放青春风采,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贡献智慧与力量。(通讯员 刘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