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沟县大李庄乡人大联络站坚持“党委统领、人大主导、政府参与、多元协商”的思路,以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为抓手,搭建民主协商议事平台,通过“四维联动”机制,在社会矛盾化解、农村产业发展、农田机井管护、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依法监督,广泛协商,不断实现民主过程“全链条”、参与内容“全方位”、参与主体“全覆盖”的工作目标,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不断提升基层高效能治理水平。
机制创新:网格化治理激活“神经末梢”
大李庄乡人大以“网格员+网格长+人大代表”模式为抓手,推动治理资源向基层一线下沉。加强网格员应急培训。2025年4月,联合县中医院开展网格员急救技能培训,覆盖全乡19名网格员,配备急救包等物资,构建“10分钟应急响应圈”。今年以来,网格员通过“日巡查+周汇总”机制,主动排查土地纠纷、邻里矛盾等苗头性问题23件,协同村干部、人大代表等提前介入化解,调解成功率达96%。如周庄村两户因宅基地边界争执,网格员李爱珂联合乡人大代表王建军,通过“实地测量+普法宣讲”,3日内促成双方和解,实现“小事不出格”,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通过网格化治理模式,全乡信访量比往年同期下降46%。
监督实效:民生项目“全链条”跟踪问效
民生实事项目是群众对惠农政策落实满意度的“晴雨表”。为进一步加强对民生实事项目的监督,乡人大建立“项目立项—过程监督—结果评估”闭环机制,对民生实事项目进行全程监督。2025年7月,乡人大组织县乡人大代表对全乡水系连通工程开展专项监督检查,运用“查进度、督质量、提建议”工作法,深入施工现场提出3条优化建议,督促施工方严把质量关,推动节点工程稳步推进,提升区域水系连通性,发挥人大监督在民生工程中的作用。截至目前,全乡清淤整治沿线路边沟渠17.5公里,乡域内六上沟、庙陵岗沟、北干渠、十一支渠、清水沟等5大沟渠水系连通,改善了河道生态,流水通畅,方便了群众用河水灌溉,确保了全乡在持续干旱的特殊年份里,全乡农田灌溉方便,受到群众的交口称赞。
代表履职:激活基层治理内生动力
乡人大探索“联络站+代表履职+产业”模式,打造代表履职新阵地。通过“人大代表接待日”活动,收集群众诉求23件,推动解决道路硬化、排水沟整治等民生问题18项。建立“优秀代表考评”制度,表彰履职突出代表12人次,形成“比学赶超”浓厚氛围。乡人大代表王世友依托双鹏种植合作社,构建“合作社+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带动30户村民发展黄桃、红薯种植,年人均增收1.5万元。
特色协同:“人大+网格”凝聚治理合力
创新“三会一课”模式(代表议政会、民情分析会、问题交办会+网格培训课),将人大监督与网格治理深度融合。今年通过“人大代表+网格员”联合走访,推动解决独居老人照护、留守儿童教育等难题15件。如联合爱心企业为网格员捐赠物资,同步开展反诈宣传,覆盖2000余人次,电信诈骗发案率同比下降40%。
大李庄乡人大以“四维联动”机制为支点,撬动基层治理效能提升,用“小切口”解决“大民生”,书写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王化雨 郝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