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号召,了解当前乡村发展状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助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扶贫印迹”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了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板山坪镇松河村和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洪庄杨镇王湾村进行实地考察。队员们通过采访村民、参观学习、走访调研、动手实践等多种方式对当地的经济情况、产业发展、基础公共设施等作出调查,同时走进乡间田野,为村民办实事,尽自己所能为村民贡献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推进乡村体系建设提升群众获得感

 7月12日,队员尹梓馨来到了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板山坪镇松河村进行实践活动。在表明来意后,村干部热情地接待了队员,队员向村委会人员了解了当地的脱贫情况后对松河村扶贫负责人进行了专访。通过查找资料与交流访谈队员了解了松河村致贫原因:松河村地处山区,以农业为主,经济来源较为单一,长期以来农民收入水平不高,村里主要产业有香菇种植、花卉种植、特色养殖、石材加工。在访谈中,队员了解了松河村的扶贫历程: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村干部因户施策,精准帮扶,带领全村人民全部脱贫。

队员对松河村扶贫负责人进行专访
 
7月13日,队员来到南召县板山坪镇松河村的养蝎基地调研,据了解,该基地由南召县利多福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100余万元兴建,养蝎基地成立以来,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贫困户”的扶贫模式,通过小额信用贷款入股、到户增收项目资金入股、土地流转入股等形式,带动贫困户29户增收,平均每人月增收2500元,通过养殖蝎子带动了周边贫困户走向致富路。

队员通过宣传栏查看电子厂相关介绍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脱贫攻坚成果,队员对松河村脱贫户进行走访调研,近九成的群众对于各项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工作的推进满意度较高,巩固脱贫成果成效显著。在交流的过程中,队员了解了脱贫户的务工就业、家庭收支、健康状况等情况,队员还向脱贫户宣读了扶贫政策以及普及了乡村振兴战略基础知识,并鼓励松河村村民生产,坚定乡村振兴信心。
 
走出一条产业扶贫全新路

在与当地村干部协商后,队员王浏萱来到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洪庄杨镇扶贫基地了解大致情况。近年来,洪庄杨镇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指导思想,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种植。目前,西瓜种植面积近2000亩、草莓种植1200多亩、烟叶种植1000多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百分之九十以上。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基础和支柱,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和重要抓手,贫困人口依托特色产业发展实现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有效脱贫和防止返贫。

对村干部进行访谈

为探访王湾村特色产业发展情况,队员来到了王湾村养鸭场,采访到了鸭场的场主王红超。几年前,王红超在乡政府的帮助下,申请了3万元小额扶贫贷款,开始了创业生涯。从鸭苗投放到最终产出合格的鸭蛋,需要很多养殖技术。经过摸索和不断地虚心请教,王红超很快就掌握了一套方法,加上当地广阔的水域,大量的鱼虾和水生植物等鲜活天然饲料,为鸭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成就了蛋肉兼用型优良品种。利用现有的养殖技术和销路,鸭蛋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效益斐然。现如今,王湾村不少村民加入到王红超养鸭的队伍之中,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走进民生,体验民情

7月15日,为了深入了解王湾村产业实况,队员来到了王湾村大棚基地,体验基地人员从业生活。王湾村温室大棚共有24个,每个大棚种的植物大不相同,据大棚负责人介绍,扶贫办除了帮助建造大棚、传授种植技术之外,还外购了部分先进的种植工具,为发展种植业创造更好的条件。在此基础上,为了照顾因特殊原因不能出远门打工的村民们,负责人选出了身强体壮的代表,让他们在大棚基地帮忙干活,将补短板与解决民生问题同步推进,将作用发挥到点子上,提高了村民的积极性,为日后扩大生产打下坚固基础。

炎炎夏日,不胜热情。在村民的指导下,队员完成了除草、撒化肥、扶苗等工作,室内温度比室外高得多,稍微劳作就已经大汗淋漓,村民不怕苦不怕累,仍然认真干活,村民们不仅给队员讲解了种植方面的知识,还分享家里的近况,这个夏季种了多少亩西瓜,西瓜又大又甜。

队员向村民学习给豆角扶苗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里程碑,脱贫攻坚改变了贫困群众的生活,也增强了人民群众前行的力量。脱贫攻坚带给乡村的变化是丰富而深刻的。村民们的生活一代比一代好,幸福感一点一点地在提高,实现乡村振兴指日可待。通过参与本次实践活动,队员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扶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队员们更加懂得了实践的意义与奋斗的力量,切实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社会实践中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时代的新青年要在时代的浪潮里坚定自己的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