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党支部工作更加务实、高效、充满活力,是新时代国企党建面临的重要课题。当前,必须勇于向形式主义问题“亮剑”,通过精准“瘦身”,实现工作实效的“增效”,切实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

一、精准识“胖”,认清形式主义之弊。形式主义是党支部工作提质增效的大敌。它在支部建设中的表现多种多样:例如,过度追求“留痕”,会议记录、学习笔记、活动照片数量繁多、内容空泛,耗费大量精力在“包装”上;又如,层层加码的报表材料,重复填报、多头报送,让基层党务工作者疲于应付;再如,部分活动“为了开展而开展”,与生产经营、党员需求结合不紧,效果不彰;还有检查考核“重形式轻实效”,只看材料厚不厚、台账齐不齐,不看问题解决了没有、党员作用发挥了没有。这些形式主义问题,不仅空耗了支部有限的资源和精力,更挫伤了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侵蚀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必须下决心予以纠治。

二、科学“瘦身”,减去冗余负担之重。为支部工作“瘦身”,绝非简单做“减法”,而是要去除不必要的负担,聚焦主责主业,提升工作效能。精简文山会海,倡导务实高效。一是严格控制会议数量、规模和时长,能合并召开的坚决合并,能通过线上方式解决的就不集中开会。发言要简短精炼,直指问题要害。减少不必要的文件、简报、报表,优化报送流程,避免重复劳动。推动各类信息资源共享,利用信息化手段减轻基层填报负担。二是优化考核评价,树立实干导向。改进支部考核方式,降低台账、记录等“静态”材料的权重,更加注重考察支部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等方面的“动态”实效。探索建立以党员群众满意度、中心任务完成度、突出问题解决率等为核心的考评体系,引导支部把功夫下在平时、用在实处。三是整合各类活动,力求内容为王。统筹安排“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避免活动频次过高、内容交叉重复。设计活动主题应紧密结合企业改革发展实际、部门中心工作和党员思想动态,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吸引力。鼓励采用研讨式、体验式、案例式等生动活泼的形式,提升学习教育效果。

三、着力“增效”,激活支部内生动力。“瘦身”是为了更好地“增效”。要在减去形式主义负担的同时,多措并举,推动支部工作回归本质、发挥实效。一是强化政治功能,把准方向之“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头脑,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支部各项工作都能紧紧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来展开,发挥好政治引领作用。

二是提升组织力,彰显堡垒之“效”。严格落实各项组织生活制度,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动真格、有“辣味”。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搭建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设立党员责任区、示范岗,鼓励党员在技术攻关、市场开拓、安全生产等方面当先锋、作表率,使党支部真正成为攻坚克难的“尖刀连”。三是深度融合业务,凸显服务之“效”。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围绕企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找准党支部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鼓励支部开展技术比武、降本增效、建言献策等活动,把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同时,要密切联系服务职工群众,倾听呼声、解决困难、凝聚力量,画好最大同心圆。

总之,给形式主义“瘦身”,为支部工作“增效”,是一项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必须高度重视,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切实为基层支部松绑减负,让支部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抓落实、求实效、促发展上来,从而不断激发党支部的生机与活力,为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许泽林,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郑州 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