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以“让退役军人成为社会治理重要力量”为目标,坚持系统谋划与基层创新相结合,将广惠街街道福顺社区列为新区退役军人参与基层治理改革试点。通过强化政策供给、统筹资源整合、搭建赋能平台,推动形成“区级统筹指导、社区创新实践、军民协同发力”的工作格局,为“福顺模式”的孕育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与创新支撑。

体系化建设:构建退役军人“红色枢纽”

1.夯实服务基础,实现精准管理

建立退役军人信息动态数据库,通过建档立卡精准掌握人员结构、技能特长及服务需求。设立综合服务中心,集成就业指导、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等功能模块,形成“需求收集—分类处置—跟踪反馈”闭环服务机制。

2.重塑组织架构,凝聚军人力量

创新成立“退役军人火线连队”,按照“连—排—班”军事建制搭建组织框架,选拔优秀退役军人担任骨干力量。通过常态化开展政治学习、技能培训、应急演练等“军营式”管理,不断强化退役军人的集体归属感与责任担当意识。

3.搭建志愿平台,释放服务效能

组建特色志愿服务队,按专业领域划分平安巡逻、应急抢险、文化宣传等功能小组。创新实施“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志愿接单”三单对接机制,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形成“退役军人为民服务清单”,切实提升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立体化服务:营造崇军爱军“红色生态”

1. 健全荣誉激励体系

建立“崇军荣誉日”制度,每年“八一”建军节举办“忆军旅·话担当”主题茶话会,通过勋章佩戴、军史讲述、荣誉表彰等环节强化身份认同。创新设立“军旅记忆馆”,陈列军功章、老照片等红色物件,打造沉浸式教育空间。

2.深化关爱保障机制

构建“政府+社会”双轨服务网络,联合辖区商户设立“拥军服务联盟”。将每月6日定为 “退役军人理发日”,退役军人凭优待证即可享受免费理发服务;在传统节日开展“送温暖”活动,夏日开展送凉茶行动,为困难退役军人家庭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将关怀切实落到实处。

3.创新军民结合载体

打造“老兵影院”文化品牌,定期组织《长津湖》《建军大业》等红色影片展映,配套开展观后座谈、主题征文等活动。设立“军事大讲堂”,邀请优秀退役军人担任社区国防教育辅导员,深入开展红色宣讲活动,传承红色基因。

融合化治理:打造社区共建“红色矩阵”

1. 筑牢平安建设坚固防线

退役军人志愿队牵头实施“安全隐患清零行动”,重点整治消防通道占用、电动车违规充电等社区顽疾。组建防溺水宣传专班,汛期开展河道巡查170余人次,发放安全手册2000余份,实现重点水域零事故。

2. 织密民生服务保障网络

组织退役军人结对帮扶孤寡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慰藉等服务320余次。设立“护学示范岗”,每日安排志愿者维护校园周边秩序,累计服务学生2.8万余人次。

3.完善网格治理运行机制

选拔23名优秀退役军人担任专职网格员,发挥其纪律性强、群众基础好的优势,建立“日常巡查—问题发现—快速处置”工作流程。今年以来通过网格巡查解决环境治理、设施维护等问题136件,办结率达98.5%。

福顺社区通过构建全周期服务管理体系、打造多维度参与平台、创新融合式治理路径,既提升了退役军人的荣誉感和获得感,又为社区治理注入专业力量。该模式已形成“组织建设标准化、作用发挥常态化、军民结合深度化”的实践经验,为新时代基层治理创新提供了有益借鉴。下一步,中牟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将持续发挥统筹引领作用,深化资源整合与政策创新,加快“福顺模式”全域推广步伐,同步优化服务保障体系,推动退役军人深度融入基层治理,为谱写基层治理现代化新篇章注入更强“军”力量。(校福庆 图文/邱哲  宋理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