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郑州市二七区嵩山路街道工人路社区党总支坚持以“党建引领”为主线,以“服务民生”为核心,以“共建共享”为路径,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创新治理模式、凝聚多方力量,通过构建四级组织架构、深化“党建联建”机制、创建“活力老友盟”项目等举措,切实推动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同频共振,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社区治理效能。
强基固本筑堡垒,激活党建“源动力”
工人路社区党总支将建强组织体系作为提升治理效能的基石,通过“强班子、优机制、提能力”,打造引领基层治理的“红色引擎”。一方面,优化组织设置,构建“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志愿组织”四级组织架构,划分9个三级网格、19个微网格,选拔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的党员担任党小组长和中心户,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双覆盖”。另一方面,激发“群雁活力”,通过“理论+实践”“线上+线下”模式开展专题学习,组织社区“两委”成员、党员外出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观看红色电影等,提升抓党建、促治理、优服务的能力;社区还建立“党员志愿服务岗”,组织党员参与到志愿服务、矛盾调解、政策宣传等活动中,激发党员“亮身份、当表率”的内生动力。
多元共治聚合力,画好治理“同心圆”
社区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多元参与”,打破“单打独斗”模式,构建“社区搭台、各方唱戏”的治理共同体。一是深化“党建联建”机制,与辖区8家公共单位、企业、物业签订“共建协议”,建立“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联合开展“健康义诊进小区”“暑期自习室”“反诈宣传进家门”等活动50余场次,解决小区路面破损、停车位规划等问题10余件。二是针对老旧小区特殊性,建立“自管会”,组织党员、自管会成员、居民代表协商议事,推动老旧小区环境提升,完成快递柜安装、公示栏安装等环境提升工程,切实解决老旧小区“牛皮癣”问题,不断改善居民居住环境。三是激活“群众自治”动能,组建“和事妈妈团”“翰林书画社”“小桔灯"志愿服务队等16支特色志愿队伍,培育“社区协商角”等微自治平台,通过居民自主协商解决阳台滴水、宠物扰民、停车占道等“关键小事”20余件,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网格”。
为民服务践初心,架起党群“连心桥”
社区党总支始终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尺,聚焦辖区“一老”的突出问题及群体需求,创建“活力老友盟”项目。项目针对老年人照料难、精神慰藉缺、数字融入慢等痛点,依托“党建联盟+”组建“1+3+N”服务团队(1个党组织统筹、3类专业力量支撑、N支志愿队参与),构建互助养老模式。通过开展“红色记忆传承”等主题活动22场,显著提升老年社交频次;组建“暖阳”志愿队落实精准关怀机制,为辖区10户重点对象提供结对帮扶36次;联合辖区资源打造“银龄活力”健身活动15次,推动健康管理达标率不断提升;开展数字赋能专项行动,通过情景化教学使零基础老人掌握智能应用;实施“平安守护”行动,筑牢辖区老年人居家安全防线。
品牌创新提质效,绘就幸福“新图景”
聚焦“安全筑基、互助聚力、文化赋能、治理创新”,工人路社区打造“平安·和谐·家”特色活动,推动党建引领更有温度、更接地气。通过“理论宣讲+实践互动”模式,开展“消防安全知识普及日”“居家用电安全排查日”等主题活动20余次,联合郑密路农贸市场、物业等开展安全疏散演练、安全知识讲座等活动10余场;积极对接戒毒所、辖区民警等开展反诈宣传、禁毒知识宣讲等活动10余次,进一步凝聚党群合力,筑牢社区安全防线。社区党总支以“安全筑基、互助暖心、文化聚力”为内核,通过每月1个主题日+季度1个大型活动,形成“月月有亮点、季季有盛事”的活动节奏,传递起社区的温暖与活力。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下一步,工人路社区党总支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以“钉钉子精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以“绣花功夫”提升社区服务品质,努力把社区建设成党组织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幸福家园”,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