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足刘公岛,海风裹挟着历史的咸涩扑面而来。这座青翠岛屿静卧于海水之中,承载着中华民族深重的殇痛。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走进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陈列馆,再读一百多年前的那场战争,从历史深处汲取前行力量。
重温抗战历史,在隆隆炮声中牢记“落后就要挨打”。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由于日本蓄谋已久,清朝政府仓皇迎战,导致清军惨败,并于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在博物馆内,锈迹斑斑的克虏伯巨炮、致远舰的残骸碎片,无不诉说着那段惊涛骇浪的岁月。历史并非尘封的过往,而是映照现实、指引未来的明镜。广大党员干部要铭记甲午国耻,汲取历史力量,将心中的震撼与感慨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努力创造无愧于先辈、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
再读英雄故事,从铮铮铁骨中感悟“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状海军威。”1895年,日军发起山东半岛战役,旨在全歼北洋海军,北洋海军被困刘公岛,陷入了弹尽粮绝的境地,为使军舰不落入敌手,北洋海军顽强抵抗直至全军覆没。凝视着博物馆中丁汝昌、邓世昌们的遗像,眼前仿佛看到他们在战火硝烟的国难时刻,艰难抉择后下令炸毁“定远舰”、仿佛看到他们下令“致远舰”开足马力猛冲敌舰,不幸被击沉,全体将士壮烈殉国。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英雄“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担当精神和无私品格,珍惜大好时光,练就过硬本领,在各自的岗位上担当实干、积极作为,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坚定理想信念,用拳拳赤心捍卫盛世之中华。刘公岛石碑上刻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语录,“十三亿多中国人要发奋图强。”,不少参观完博物馆的游客在这里驻足,与这句话合影留念。百年梦碎,百年战争;百年梦醒,百年奋斗。今日的世界已非甲午之世界,今天的中国更非甲午之中国,2019年中国自主设计、研发、建造的航母山东舰正式入列中国海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广大党员干部要赓续伟大抗战精神,缅怀英雄先烈,发奋图强,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强国建设的实际行动,通过身体力行,传承民族气节,弘扬爱国精神,将那穿越百年的炮声,化为复兴路上的战鼓,永响于民族心间。(新郑市委组织部 张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