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上午,河南省离退休干部暨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会召开,新郑市委组织部荣获“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近年来,新郑市委组织部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根本遵循,始终以“让党放心、让老干部满意”为目标,守正创新、真抓实干,一体推进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服务管理、作用发挥等,全力推动全市离退休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

抓牢党建“关键点”,让老干部的归属感更坚定。一是夯实理论学习。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常抓不懈,创办老干部大讲堂,用好“离退休干部工作”“河南老干部工作”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载体,采取“线上+线下”、专题培训、送学上门、“六进”宣讲等方式,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及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等,先后举办全市离退休干部学习教育专题辅导讲座128次、各类宣讲报告96次,累计培训党员干部4.7万余人(次),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常学常新中锤炼党性修养。二是强化党建引领。把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纳入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与其他领域党建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探索建立加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新模式新路径,牵头举办郑州市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第二片区首次集中观摩活动。探索“互联网+党建”教育新模式,拍摄专题片《退而不休》,在“郑州党建”“新郑发布”“新郑融媒”等微信公众号展播,为离退休干部党员教育提供生动教材。三是建强支部堡垒。根据离退休干部党员身体、年龄状况和居住地分布情况,合理设置离退休干部党支部,配强支部书记。建立老干部工作人员定点联系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制度,每名工作人员联系2—3个党支部。先后创建2个省级示范党支部,10个郑州市级示范党支部、11个本级示范党支部。深化推进区域化党建,与新华路街道老干部党支部深入开展支部联建,带动支部共建活动平台、分享优势资源、交流工作经验、办好为民实事,形成3项清单,建立4项共建项目、4项机制,实现党的建设与基层治理良性互动。

抓好服务“根本点”,让老干部的幸福感更具体。一是贴心关怀强保障。始终秉持“服务用心、关爱用情”理念,在政治上,积极邀请老同志参加两会、市委全会等重大活动,坚持四大班子带队春节走访慰问,落实老干部工作通报会制度等;在生活上,建立动态健康档案,坚持每年健康体检后,邀请公立医院专家逐一为老干部解读体检报告。二是荣退仪式显关怀。编印《退休干部服务手册》,指导全市各单位落实好荣退制度,以市级科级干部荣退仪式为契机,示范带动全市各单位深入开展干部荣退活动,先后为217名干部举行荣退仪式,使退休干部切实感受到党组织对他们的尊重肯定和关心爱护。三是精准服务解难题。落实在职干部联系离休干部制度,完善服务清单,对27名离休干部建立“一人一档”,推行“一人一策”。严格落实生日必访、生病住院必访、来信来电必访、重大节日必访、突发事件必访“五必访”。深入开展日常学习送资料、重要节日送温暖、生病住院送关怀、生活困难送帮扶、智能时代送技能等“五送”行动,有针对性地解决离休干部实际问题和个性化需求。四是困难帮扶兜底线。针对身患重病、高龄、家庭收入低及其他特殊困难的离退休干部群体,摸清情况,建立档案,精准帮扶。累计帮扶346人,发放帮扶金130余万元,让老同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抓住品牌“发力点”,让老干部的成就感更充分。一是建立“夕阳红”志愿服务队。结合离退休干部的个人兴趣和专业特长,成立“夕阳红”志愿服务队,先后发展“银发”宣讲队、黄帝文化传承队、乡村振兴队、文明倡导队、文艺宣传队、“五老”关爱队和基层治理队等7支志愿分队。黄帝文化传承队编印《轩辕大帝》《黄帝故里志》等书籍60余本,编排《黄帝颂》在全国百城旗袍联盟大赛中获得冠军。文艺宣传队进企业、进社区开展红色文艺展演110余场。“五老”关爱队开展““大手拉小手”主题活动和主题报告会90多场次,使3万多名青少年受到教育。其他志愿分队先后送科技下乡活动22次、发放创建文明城市倡议书等宣传资料1.1万份。志愿服务队以一次次主题活动、一场场文艺演出、一桩桩诉前调解,润物细无声地为新郑的发展、稳定、和谐发挥积极作用。新郑市“夕阳红”志愿服务队被评为“河南省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老同志们先进事迹相继被“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河南日报等媒体平台报道。二是探索打造“一社团一品牌”。依托活动中心和老干部大学建立戏曲、太极、书法等13个活动社团,通过“党建+特色活动”,探索打造“一社团一品牌”,并积极融入基层治理中。如,老干部戏迷协会唱响“银龄心向党 高歌新时代”品牌,以“党建+戏曲”为主题,开展“百场戏下基层”等公益展演210余场,编创歌颂党歌颂祖国主题等戏曲节目80余个,编排的《焦裕禄》荣获郑州市离退休干部“新时代 新征程 新风貌”文艺展演一等奖。

抓准基层“落脚点”,让老干部的带动感更突出。聚焦“助力十大战略·绽放银发力量”“增添正能量·共筑中国梦”“朝夕共生晖·永远跟党走”等系列活动,不断引导广大老同志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凝心聚力。一是围绕促进和谐稳定,创新打造“退休法官调解室”,特聘6名退休法官为“特邀调解员”,建立规范运行机制、调解协议督促履行机制、动态管理三项机制,共受理诉前、诉中案件140多件,调解结案120余件。二是围绕加强社区治理,印发《关于充分发挥“五老”人员作用助力社区治理的通知》,组织全市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主动到机关党组织共建社区认领共建项目,鼓励“五老”党员主动到居住地社区党组织报到,参加社区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3.6万次,为和谐社区建设贡献“银发”智慧和力量。新郑市“离退休干部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的作用发挥问题研究”获评2024年全省老干部工作重点课题调研报告二等奖。三是围绕关心下一代工作,加强阵地和品牌建设,推动好想你公司、龙湖镇泰山村创成郑州市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依托“银发”宣讲团,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进机关、进乡镇、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六进”活动,受教党员干部群众23万余人(次)。“五老”人员郭连召、赵二建先后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四是围绕倡树文明新风,开展“夕阳红”十佳志愿者评选表彰活动,每年重阳节对发挥作用突出的老干部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形成强烈的示范带动效应,进一步激发老干部的奉献热情,鼓励和带动更多老干部、老同志为新郑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银发力量”。(连青霞  李彦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