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如何排除万难、冲锋攻坚,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的大力支持。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职工的思想觉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党的领导是国企发展的政治保障。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其发展始终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党的领导为国企提供了明确的政治方向和组织保障,确保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党组织在企业治理结构中发挥着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通过参与重大决策、监督执行过程、推动战略实施,有效提升了企业的决策科学性和执行效率。特别是在深化改革、结构调整、风险防控等关键环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尤为突出,能够统筹各方利益,凝聚改革共识,推动企业平稳过渡和可持续发展。党的领导不仅体现在组织架构和制度安排上,更深入到企业文化、价值导向和员工行为规范中,形成强大的组织凝聚力和政治引领力。

2、思想建设是凝聚共识的核心路径。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凝聚人心、统一思想的重要手段。通过系统化的理论学习、政策宣讲和价值引导,企业能够帮助员工准确理解国家大政方针、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战略目标,从而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思想建设注重将党的创新理论与企业实际相结合,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在新时代背景下,思想建设更加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采用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和教育手段,如主题党日、专题培训、在线学习平台等,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和感染力。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宣传优秀党员、劳动模范和岗位能手的事迹,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良好氛围,激发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党建与经营深度融合的实践机制。实现党建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是提升国企治理效能的关键所在。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两张皮”式叠加,而是要在组织体系、运行机制、考核评价等方面实现一体化设计。在组织设置上,推行党组织与经营管理层交叉任职,确保党组织能够深度参与企业重大事项决策;在工作机制上,建立党建与业务同部署、同推进、同检查、同考核的闭环管理体系,使党建工作真正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在目标导向上,将企业改革发展成效作为检验党建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推动党建工作从“软任务”向“硬指标”转变。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融合机制,不仅能够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战斗力,也能够增强企业应对市场挑战、实现转型升级的能力,形成党建与经营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4、铸牢国企之魂的文化支撑。企业文化是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铸牢“国企之魂”的精神纽带。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将党的宗旨、国家意志和企业使命有机融合,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在党建引领下,国企注重培育以“忠诚、担当、创新、奉献”为核心的企业精神,倡导诚信经营、合规管理、绿色发展和社会责任,塑造负责任、可信赖的企业形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建设职工之家、推进精神文明创建等方式,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注重传承红色基因,挖掘企业历史中的光荣传统和奋斗故事,将其转化为激励当代员工的精神动力。文化支撑不仅提升了企业的软实力,也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能。(河南交投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赵禹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