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改革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落实党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更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必须与时俱进,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不断强化思想引领、价值塑造和文化支撑,确保企业在正确的轨道上稳步前行。

1、坚定理想信念,夯实国企政治底色。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其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始终把坚定理想信念摆在首位。思想根基的牢固程度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正确航向。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是筑牢思想根基的根本途径。通过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最新成果,特别是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论述,帮助广大干部职工深刻理解国有企业的特殊地位和使命担当。这种理论学习不仅限于领导干部,更要覆盖基层一线员工,形成上下贯通、层层深入的学习格局。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全体职工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和国家保持高度一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使国企的政治属性在实践中不断强化和彰显。

2、强化价值引领,塑造国企精神风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面临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部分员工可能出现功利主义、短期行为等倾向,这对企业长远发展构成潜在风险。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发挥价值引领功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具有时代特征和企业特色的先进文化。通过开展主题宣传教育、先进典型选树、道德讲堂等形式,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注重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发展有机统一,倡导敬业奉献、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结合企业历史传统和行业特点,提炼和传播企业精神、企业使命和企业愿景,增强员工的身份认同感和组织归属感。这种价值引领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融入日常管理、体现在具体行为中,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成为塑造企业软实力的重要支撑。

3、创新教育方式,提升思想工作实效。面对新一代职工群体思想活跃、信息获取渠道多元的特点,传统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难以满足现实需求。必须顺应时代变化,积极探索灵活多样、富有吸引力的教育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企业内部网络平台、移动应用、社交媒体等,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思政教育阵地。鼓励开展互动式、体验式、情景式的学习活动,增强教育的参与感和沉浸感。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培训、技能提升、职业发展相结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传递思想理念,在完成工作任务中体现价值导向。通过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机制,及时了解职工思想动态,回应关切、疏导情绪、化解矛盾,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针对性和亲和力。唯有不断创新方法路径,才能使思想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实现润物无声的效果。

4、完善制度保障,构建长效工作机制。思想政治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离不开健全的制度体系和组织保障。国有企业应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责任分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把工作成效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加强政工队伍建设,选拔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作风过硬的人员充实到思想政治工作岗位,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发展通道。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定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影响力和实际效果进行跟踪分析,及时调整优化工作策略。通过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由“软任务”向“硬约束”转变,确保其在企业发展全局中始终占据重要位置,为企业行稳致远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河南省沿黄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刘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