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庄乡立足本地资源优势,通过盘活闲置校舍、挖掘传统工艺,成功引进柳编产业,将原白衣堂村小学改造为柳编产业车间,带动群众就业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盘活闲置资源,打造特色产业

近年来,随着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多所村小校舍长期闲置。为破解资源浪费难题,乡政府经过多方考察,结合本地杞柳传统编织手工艺基础,引进柳编产业项目。通过整合闲置校舍资源,对白衣堂村原小学教学楼进行改造,配备原材料存储区、编织区、成品展示区等功能分区,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传承老手艺,带动群众就业

邀请13名本地柳编老艺人驻厂指导,以柳木、草藤、秸秆等为原材料,经熏蒸、染色等工艺处理后,可编织成果篮、收纳筐、宠物筐、装饰品、摆件等12大系列7000余类产品,产品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产品通过广交会、电商平台等渠道远销欧美东南亚。车间以“企业+农户+订单”模式运营,目前已带动30余名留守妇女、低收入群众就业,人均月增收可达2000元以上。

延伸产业链,推动可持续发展

下一步,马庄乡将扩大杞柳种植规模,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同时通过“共富技校”开设柳编技艺培训班,并联合设计团队开发文创产品,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融合,打造区域性柳编产业示范基地,让柳编产业成为马庄乡特色产业,不仅让传统手艺焕发新生,更成为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