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城市理念引领城市发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城市理念,需要坚持党建引领,以高度指引航向,以温度凝聚民心,以厚度滋养灵魂,以速度激发活力,以力度夯实根基,凝聚城市治理的强大合力,以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塑造出新时代人类城市文明新形态。
坚持擎旗登高望远,以政治高度锚定“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航向。政治高度是城市航程的定盘星。唯有胸怀“国之大者”,自觉将地方实践融入国家战略大盘,城市发展才不致迷失于喧嚣迷途,方能如登临绝顶,视野宏阔,方向清晰。雄安新区建设即是鲜明例证,其从“一张白纸”到宏伟蓝图铺展,每一步皆紧密契合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以“会当凌绝顶”的政治站位锚定航向,终将一张宏伟蓝图渐次化为实景画卷。城市发展要高擎旗帜,让前行的每一步都踏在民族复兴的铿锵鼓点之上。
坚持枝叶总关民情,以民生温度厚植“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根基。城市生命体的核心温度在民心。治理的刻度,最终由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标定。唯有将“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融入血脉,方能在钢筋水泥间生长出温情脉脉的生活图景。精心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让便捷服务环绕市民;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使“忧居”变“优居”。这些举措如春雨润物,不断缩短公共服务的“最后一米”,提升市民生活的“小确幸”,深刻诠释着“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治理真谛。城市的精度与效能,正体现在这份对民生细微处的深情厚意之中。
坚持文脉载道化人,以文明厚度涵养“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底蕴。城市的灵魂深植于其文化厚度。一座城的精神基座,在于其历史积淀与文化传承的丰沃土壤。文化自信如明灯,为城市发展提供深沉持久的支撑力。上海徐汇区在“建筑可阅读”理念下活化历史风貌,成都社区博物馆将“乡愁”具象化为可观可感的记忆载体,此类实践不仅守护了城市的根脉,更将丰厚底蕴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承的集体记忆与身份认同,涵养着城市“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独特气质。城市生命力在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中得以绵延,其魅力因深厚的文化积淀而历久弥新。
坚持弄潮奋楫争先,以创新速度激扬“弄潮儿向涛头立”的动能。城市发展在新时代赛道中,速度是核心竞争力,创新是其核心驱动力。杭州“城市大脑”以智慧手段解城市治理之困,深圳政务服务“秒批”模式大幅刷新办事效率,这些创新实践皆以党建引领为坚强后盾,通过机制优化与流程再造,显著提升了城市运行的“代谢速率”,展现了“弄潮儿向涛头立”的勇毅与锐气。城市竞争格局因创新速度而重塑,发展动能因治理效能而澎湃。唯有勇立潮头、奋楫争先,方能抢占发展先机,在百舸争流中脱颖而出。
坚持铁肩担责砺行,以改革力度淬炼“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担当。城市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筋骨,需依靠持续深化的改革力度来锻造。改革进入深水区,尤需党建引领以破坚冰、疏堵点,淬炼“铁肩担道义”的担当精神。北京“吹哨报到”机制推动治理重心下移,上海“一网统管”平台强化跨部门协同,这些改革实践有力彰显了党建引领下刀刃向内的决心与制度创新的力量。唯有以党建为引擎驱动深层次改革,以“铁肩”担起攻坚克难之责,方能构建起高效协同、韧性十足的城市善治骨架,为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提供坚实制度保障。(新郑市委组织部 陈晋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