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农田机井管护灌溉保障能力现状,提升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2025 年7月2日,扶沟县大李庄乡人大组织6名人大代表组成调研组,到乡机井管护中心、田间地头开展实地调研。本次调研旨在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针对性建议,为提升农田灌溉保障能力提供决策参考。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查阅资料等方式,在乡机井管护中心,调研组查阅了机井管护台账台账、机井管护资金使用情况,与机井管护员座谈,了解机井管护流程;在田间地头,调研组实地查看农田灌溉情况,询问农田灌溉情况及满意度,听取群众对机井管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现状及成效。大李庄乡共有643眼机井,80% 的机井和水渠建于 2000年以前,超半数设施使用年限超过15年。14个行政村配备15名村级机井管护员,负责本村机井管护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维修,保障群众灌溉需求。今年天气高温少雨,群众农田灌溉的需要较往年高出很多,农田灌溉次数平均6次,最高10次。为保障群众农田灌溉需求,乡机井管护中心组建专业维修队,各村机井管护员发现机井故障及时上报至乡机井管护中心,管护中心立即安排维修人员到场维修,确保机井故障早发现、早维修、早使用,确保机井管护乡有人抓、村有人管,形成乡村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没有因为机井故障而影响农户浇地致使群众信访、举报等事件发生。在工作人员和群众共同努力下,全乡3.8万亩农田灌溉需求得到强有力的保障,受到群众好评。
存在问题。一是灌溉设施老化损毁严重。80% 的机井和水渠建于 2000 年以前,超半数设施使用年限超过15年,设备老化严重,对机井管护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今年1月份以来,维修潜水泵236台,更换潜水泵80台,维修电路方面故障238次。二是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不足。目前我县农业局给各乡镇的机井管护专项资金补贴为一亩地5元,资金支持力度较小。导致日常维护、设备维修更换等工作因缺乏资金支持而开展困难。三是未与相关部门形成同力。乡政府与电管所在机井管护工作方面缺乏沟通协调,工作未能衔接配合,没有真正形成整体合力,影响了相关工作的顺利推进。具体表现:部分村民直接通过电管所安装新电表,私自拉线,从而避免交机井管护费用。该现象一是导致了管护资金流失;二是存在安全隐患,私拉乱扯电线行为存在引发火灾、漏电伤人等安全隐患。有2个村村因私拉乱扯电线,导致机井遥控器、线路连线起火等现象。四是机井管护专业力量薄弱。全乡有15名机井管护员,缺乏设备维修专业技能,简单的电路问题不能快速解决,影响农田灌溉效率。
对策与建议。(一)强化设施升级。实施机井修复工程:建议乡财政根据实际情况,每年投入专项资金,联合相关部门对设备老化严重的机井进行分批修复,配套更新泵体、电缆等设备。
(二)多渠道拓宽资金与政策支持。1.加大财政投入:建议乡财政每年将农业支出的 30% 用于灌溉保障,同时积极申报中央财政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争取上级资金占比不低于总投入的50%。2.引入社会资本:探索“政府 + 合作社 + 农户”共建模式,鼓励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参与灌溉设施投资运营,如采用“先建后补”方式支持合作社建设滴灌系统。
(三)加强部门沟通,建立完善长效机制。与相关职能部门就机井管护问题进一步加强沟通,探索提高机井管护工作高效运营的方式。如:电管所加强对新装电表用途的审查;应急管理部门加强对私拉乱扯电线行为的管理;村级机井管护员加强巡察,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乡机井管护中心;乡机井管护中心对上报问题进行分析,联合相关部门进一步解决问题。
(四)提升管护队伍业务能力。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村级管护员开展技能培训,结合当前遇到的问题,实地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实操,切实提升村级管护员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机井管护、提高农田灌溉保障能力,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需从设施升级、机制创新、技术推广等多维度发力。乡人大将持续跟踪建议落实情况,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群众参与” 的工作格局,为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筑牢根基。(王化雨 郝俊杰 刘德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