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生活会作为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发扬党内民主、强化党内监督的关键举措,是党的肌体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关键环节。党员干部要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突出“真味”“辣味”“实味”,从党的自我革命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让党的“肌体细胞”充满生机活力。

深挖病灶,品“真味”之甘,去“油面”之浮。党员干部需拿出“刀刃向内”的勇气,用“显微镜”审视自我,从思想深处、工作细节、生活作风等多维度挖掘“不严不实”之症,敢于揭开“遮羞布”,不遮遮掩掩,直面自己的短板与软肋,深挖病灶、直面不足。要摒弃“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的态度,真正做到“揭短亮丑”、不留余地。党员干部应如“探雷器”般细致入微,不留死角,确保问题找得准、找得深,要“撇”得去油面,避免问题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确保对照检查更真实、更深刻。只有这样,查摆出的问题才能“入味”,让每位参与者都能在自我净化中品尝到“真味之甘”,取得实实在在效果。

对症下药,品“辣味”之火,捞“干货”之实。要使这锅“民主大餐”辣味十足,党员干部就必须摒弃“老好人”思想,敢于“哪壶不开提哪壶”,不留情面地点出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出意见。批评要一针见血、直指要害,不能泛泛而谈、避重就轻,要“捞”得起干货,让相互批评快速“出味”,多说“逆耳话”、少说“漂亮话”,让人“红脸出汗”,却也能“治病救人”,让民主生活会充满“辣味”与“火药味”。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应率先垂范,展现“闻过则喜”的胸襟,以“辣不怕”的精神,直面问题、敢于亮丑,带动全场形成“辣味”四溢的氛围。这样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才能真正成为党性锤炼的“熔炉”,帮助党员干部闻过则喜、健康成长。

巩固疗效,品“余味”之长,强“实效”之韵。针对查摆出的问题,党员干部要列出“问题清单”,制定“硬核”整改措施,逐项销号,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这要求我们在整改过程中,不仅要敢于动真格,更要善于出实招,做到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要力戒形式主义,践行“四下基层”工作方法,做到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推动。此外,还要注重整改的“余味”,不仅要解决当前问题,还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坚决杜绝边改边犯、屡改屡犯,真正让民主生活会取得长效实效,让整改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郑州市二七区建中街街道 赵思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