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区残联: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高质量发展
为改善残疾儿童身体状况,减轻残疾儿童家庭经济负担,确保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民生实事政策落到实处。2024年以来,南阳市卧龙区残联在市残联的正确指导下,本着应救尽救、救早救小原则,推行五项措施扎实做好0-14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有力提升辖区残疾儿童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截至目前,卧龙区共有520名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到康复机构接受康复救助训练,发放补助资金95.8万元,真正把为民办实事记在心上、落到实处。
一是强化摸底筛查,确保应救尽救。为保障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高质量推进,年初按照应救尽救的原则,明确救助标准,组成专班负责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工作,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残疾儿童的摸底调查和康复评估,对有康复需求的0—14周岁残疾儿童精准识别,建立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确保每一位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都能及时得到康复救助。
二是强化合作共建,实施个性化救助。区残联加强与区卫健委、教体局、民政局等相关部门联系,全面做好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了解残疾人实际需求,满足残疾人特别是残疾儿童的个性化需求,做到早发现、早评估、早治疗、早康复,确保“应救尽救”。针对残疾儿童不同的康复服务需求,开展功能性康复训练、肢体矫治手术、人工耳蜗植入和辅助器具适配等多方面的康复服务,努力实现残疾儿童“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三是强化宣传力度,拓宽政策知晓率。一是充分利用“助残日”“残疾预防日”“孤独症日”“爱耳日”“爱眼日”等重要节点,通过政府公众号、互联网+、微信、网络媒体等多种平台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民生政策宣传解读。二是发动镇街道(景区)残联和村(社区)残协残疾人工作者、专职委员进村入户,深入到残疾儿童家中,“面对面”宣传康复救助政策,帮助监护人准确知晓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相关内容,了解基本申请程序和要求,“点对点”上门代理服务,切实提高政策宣传率和政策知晓率,使社会各界广泛了解党和政府的爱民之心、惠民之举,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四是优化审批程序,提高便民服务效能。一是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进驻镇街道(景区)便民服务大厅,“一站式”受理残疾儿童申请,落实项目申报“只要跑一次”,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规程。二是限时办结。申请康复救助的残疾儿童在资料齐全的情况下,能立即办结的立即办结;不能立即办结的,5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请人提交资料的审核和告知。三是公开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名称、康复类别,让残疾儿童家长自主选择,并为选择异地定点康复机构、接受康复救助提供便利,保障了残疾儿童自主选择康复机构的权利,体现了康复救助的公平公正,提高了康复救助的透明度和公信度。
五是强化督导监管,提升服务质效。一是加强定点康复服务机构动态管理,规范康复机构内部管理,加强风险防控,抓好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不断提升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能力和水平。二是定期不定期对在训残疾儿童家长进行电话回访,对机构进行现场检查,听取家长意见反馈,通过多种方式详细了解残疾儿童在机构康复的具体情况。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及时与康复训练机构进行沟通,切实解决残疾儿童康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三是制定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日常监管细则,与康复机构签订康复协议,加强对定点康复机构的监督和管理,重点检查残疾儿童的档案、残疾儿童康复次数,康复记录的填写及家长签字等情况。四是要求各定点康复机构严格规范管理,优化机构环境,加强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确保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服务水平和质量,切实提高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质效和满意度。
下一步卧龙区残联将继续狠抓残疾儿童康复训练质量,加强定点康复机构流程管理,从康复训练、社会融合等多方面开展康复训练质量督查,做好儿童康复救助工作,促进全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全面、均衡、高质量发展。(通讯员 朱胜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