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生企盼 龙湖换新颜——淮阳区驻村群像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要坚持和完善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社会帮扶等制度,并根据形势和任务变化进行完善。在兰考县召开的全国驻村帮扶推进会则进一步强调,要深刻领会把握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重要意义、做好驻村帮扶工作的重要部署、完善驻村帮扶机制的重要要求。淮阳区委、区政府强化责任担当,精心组织实施,做到定村精准、派人精准、工作精准,坚持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的部署要求上,始终把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到村帮扶作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招”。党的十八大以来,每批选派200余名第一书记、400余名驻村干部,累计共选派1800余人次干部到一线驻村帮扶,充分发挥了驻村帮扶工作队在乡村振兴中的“生力军”作用。广大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扎根基层、走进群众,真蹲实驻、真帮实促、真抓实干,为全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劲动力,让羲皇古都、浩渺龙湖,让这片古老的土地时隔千年再度焕发出新的生机!
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战场上,淮阳区“驻村办”精准统筹、建强组织,严把选人用人关,狠抓教育培训,力争尽锐出战,确保攻坚克难;心系一线、关照基层,严格落实保障,持续督促激励,出台《驻村工作队管理考核办法》、制定《调整轮换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方案》,大力发挥“后盾”支撑作用,推动驻村干部认真履职尽责,引领驻村工作大步向前迈进。目前,数百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投身脱贫一线,用心用情用力为老百姓干实事、解难题,与群众苦在一起、干在一起,围绕“村党组织建设”、“品牌产业发展”、“精神风貌改善”等多个维度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走出了一条具有淮阳特色、行之有效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道路,为当地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湖畔溪旁、田间地头,淮阳区八镇九乡的百万农民们满心欢喜,热烈拥抱着着新时代的大好局面。
“回了没”还是“来了没”?
——记淮阳区新站镇田埠口村第一书记耿夫兰
“耿书记的驻村故事啊,三天三夜也讲不完”,田埠口村的村支书在接受采访时笑着说道。自2017年第一批驻村工作伊始,耿夫兰就从城关来到了新站镇、来到了田埠口村,从驻村队员再到第一书记,用自己的七载年华守候着村庄的蜕变。
“哎呀,第一年我们刚到的时候,村里啥都没有,跟现在完全没法比!”耿夫兰第一年驻村的时候,村委会一共只有两间破败的瓦房,连水电都不通,寒冬腊月里,驻村队员们只能咬牙蜷缩在被窝里,心惊胆战地听着冷风呼啸。居住环境尚且如此,就更不用说党员们的集体活动空间了。彼时的田埠口村几位有限的党员们在日常生活中根本得不到有效的组织,纵使有心,村里边也没有相应的资金与空间供其发挥,田埠口村也因此被评为“软弱涣散村”,成为一千六百五十六名村民心中挥之不去的一团阴影。而在耿夫兰的四处奔走之下,凭借其派出单位区邮政公司十余万元的资金支持,一座整洁美观的白色小楼已经从田埠口村的村口拔地而起,“党群服务中心”六个鲜红的大字就挂在中央,里面摆满了党报党刊和党建杂志。从此之后,田埠口村的党员们就再也不怕没有组织活动的空间了。“软弱涣散”的名号也终于被撤下,取而代之的则是“四星党支部”的无上荣誉,村民们终于能抬起头来,昂首挺胸地走出去了,田埠口村的党建风气迎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问到田埠口村的发展经验时,有人打趣说道“靠的是派出单位的资金”,此时耿夫兰则抬起头来,严肃地说道“不,我们的驻村靠的是‘多走访、多走动’,靠的是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驻村七年,耿夫兰记不清穿破了多少双鞋子,她走遍了田埠口地每一寸土地,把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记录了下来,汇聚成了整整10大本的32开日记。“村东头的老李家今年添了几个娃娃”、“村西头的老王家今年收了多少麦子”、“南边谁家有老人过世了”……耿夫兰在翻阅着过往日记时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她对田埠口村的每一家每一户都熟悉无比,谁家里出了什么事她都一清二楚。七年的陪伴,虽然不是家人,但却胜似家人,村里的小孩儿见到她时,早已不像是当年那般生硬地喊声“耿书记”,而是亲切地喊着一遍又一遍“奶奶”,耿夫兰彻底融入到了驻村工作当中,成为了村里不可分割的一份子。村支书回忆道“之前轮换的时候,村民们都不想让耿书记走,大家开玩笑说兑钱也要把耿书记留下”,村民们对耿夫兰的爱就是如此之深沉。
采访结束,耿夫兰书记即将返身回村,路旁的几个村民激动地议论着,他们没有说她“来了没”,而是温情而熟悉地问道她“回了没”。
依托单位优势资源大力发展驻村产业
——记朱集乡刘营村高立新第一书记
淮阳区朱集乡刘营村早先是一个国家级贫困村,条件恶劣,远近闻名。据上了年纪的人回忆,刚解放时村里全是贫农,人均仅几分地,全靠土里刨食,尚且只能勉强顾个温饱。而到了21世纪之初,村里的情况依旧不容乐观,可以用“一穷二白”来形容,大部分道路都是土路,只有少部分铺上了砖渣,也没有什么像样的产业,只凭老天爷吃饭,全村一千七百多人当中有接近一半都在经受着贫困的威胁。事情的转机出现在市财政局的到来,开始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进行“精准扶贫”。其中,高立新自2015年便开始驻村担任第一书记,这一干,就是整整十年。这十年间,刘营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问道驻村十年有什么“法宝”的时候,高立新由衷地说道“感谢单位的格外重视,感谢领导的大力支持。”背靠财政局这一优势资源,高立新先是投资80万元新建刘营村小学教室2座10间,新建水冲式公厕一座,旗杆一个,大门一座,硬化地面200多平方米,体育器材10套,大大改善了教育教学条件;随后又修建硬化道路10.8公里,其中通村公路宽接近3000米,自然村之间、大小胡同之间全部铺设硬化道路,极大地改善了百姓日常的通勤条件;接下来又是为贫困家庭免费安装自来水、更换变压器,接通网络、安置电视,提升了村民们的生活水平。
然而,站在这“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刘营村,高立新清楚地知道,要想真正带领村民们走进新生活,摆脱“等靠要”,就必须大力发展产业,建立起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道路。为此,高立新利用他几十年财政工作的经验,敏锐把握政策前进方向,为刘营村累计争取到数百万元的项目资金。其中,投资70万元建设的扶贫车间、投资80万元建设的光伏电站、投资194万元的扶贫超市全部划归村集体资产。扶贫车间租赁收益3万元/年,吸引淮阳众淼服饰服装加工项目入驻,可辐射周边各村,30多名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每月收入可达2500元以上,生产出的产品物美价廉,远销国内外。光伏电站受益2万多元,以有偿服务劳动方式,给予19户贫困群众每户1452.25元受益补助,提高增收水平。扶贫超市租赁收益10.1万元,提供将近20多个就业岗位。除此之外,还安排了保洁员、护林员、护路员等多元化公益岗位80余人,采取有偿劳动方式发放每人每月400至700元工资,让村民们皆实现“劳有所得”。现如今,每年的村集体收入都在15万元以上,真可谓是今非昔比。
在扶贫车间里,高书记亲切地喊一位正在工作的员工“大妹子”。原来她们一家是远近闻名的困难户,家中上有老下有小,丈夫还患有精神疾病,是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她才得以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中工作,供养儿女们成家立业。为此,她哽咽着说道“扶贫产业真是件大好事、大好事!”
精神文明建设的典范
——记四通镇时庄村驻村工作队
时庄村,远近闻名的模范村,2022、2023年度蝉联五星支部荣誉,早在其它村镇还是泥土路时,时庄村就铺上了整洁的柏油路面;早在其它村镇还在为村室而发愁时,时庄村就建起了雄伟的四层高楼,里面陈列着社会主义的历代先贤雕像,令人眼红不已。除此之外,时庄村就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一座不折不扣的“网红村”。因为它是如此知名,中国最早的粮仓、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举世震惊的“时庄遗址”就坐落于这里,每天都有无数考古学者或是考古爱好者期盼着来到这里,一睹为快。
经过三十余年的打拼,现在的时庄村名、利双全,看上去是那么完美无缺,令外人艳羡不已。然而却还有一桩心事久久萦绕在村党支部书记时兴荣的心头之上,那便是“精神风貌”与“文明建设”,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以来,时兴荣便将其视之为头等大事,希望做点什么以改善时庄村的精神文明底色,造福子孙后代。
在区委、区政府的协调下,国家文物局的驻村工作队改驻在了时庄,并在这里生根发芽。也不枉区里和时兴荣本人的期待,国家文物局到达伊始就开始加速了“时庄遗址”的建设工作,并被评为了“专精特新”品牌项目。随后又与腾讯展开合作,以考古基地为元素进行创新创造,力图将时庄村建设为旅游胜地,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文旅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基础教育也没有落下,借助国家文物局地行业影响力,时庄村请到了秦陵博物院进入当地小学展开专题讲解,让历史的魅力自幼便植根于孩子们的心灵当中,不啻为一场文化盛宴;驻村第一书记张娟更是凭借着自己的专业,利用个人资源为周口市博物馆拉来了两场展览,增长了当地百姓的审美与见识。现在,在文物局工作队耳濡目染的熏陶之下,就连村寨四周的围墙上都印有历史典故或者成语故事之类的宣传语,时庄村上至八十岁步履蹒跚的老太太,下至牙牙学语的小娃娃,都对考古、历史事宜颇为熟悉、极感兴趣。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时庄村一定可以摇身一变,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化之村”,如此便也不辜负国家文物局驻村的一片苦心了。(淮阳区委组织部 单东 王铭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