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城市治理新路径 解锁疏堵结合“新密码”——郑州市城市管理执法系统观摩学习便民疏导点
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如何在维护市容秩序与保障民生之间找到平衡,成为城市管理工作的关键命题。近年来,郑州市积极探索城市管理新模式,便民疏导点建设成为其中的重要举措。为落实市政府指示要求,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探索便民疏导点建设与管理的新模式。
2025年4月15日晚,郑州市城市管理执法系统组织开展了便民疏导点观摩活动。本次观摩活动聚焦高新区、中原区、二七区、管城区的典型疏导点,通过实地观摩、经验交流,推动全市城市管理执法系统在占道经营治理、便民服务提升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为城市治理注入创新活力。
观摩人员依次前往高新区月桂路疏导点、中原区西元国际便民疏导点、二七区人和夜市便民疏导点以及管城区首座国际便民疏导点实地考察。各疏导点以党建引领、精细管理、共建共治为特色,形成了“规范有序、卫生整洁、安全和谐”的治理模式。
高新区月桂路疏导点:党建引领,精细管理
在高新区梧桐办事处月桂路疏导点,临时党支部的成立成为亮点。创新推行“党建+治理”模式,将党员摊贩、社区党员和退伍军人纳入组织体系,推出“党员示范摊位”和“卫生示范摊位”流动红旗评选机制,激发摊贩的自治活力。同时,建立“身份备案+健康管理+安全监管”全流程管理体系,确保食品安全和消防安全。通过精细化管理,周边居民投诉率下降超80%,摊贩归属感显著增强。
中原区西元国际便民疏导点:多元协同,服务提升
中原区西元国际便民疏导点以“1+N”执法模式为核心,注重平衡市民诉求与城市管理规范,联合街道、社区及第三方公司,实现管理服务双提升。通过引入第三方公司负责日常卫生保洁和经营行为规范,执法中队联合办事处城管科定时巡查,确保疏导点规范运营。目前已有14家流动摊贩告别“游击战”,有序入驻规范经营,实现从“流动经营”到“规范管理”的转变。
二七区人和夜市便民疏导点:业态丰富,烟火气浓
人和夜市便民疏导点位于二七万达核心商圈,总经营面积约2万平方米,拥有400个摊位,涵盖特色小吃、水果、小百货等多业态。该疏导点以“食、游、购、娱”一体化模式为核心,深度融合餐饮消费与文旅体验,成为郑州目前规模最大、业态最丰富的便民疏导点之一。通过“721”工作法,二七区城管部门变“重管理”为“细服务”,将流动摊贩引入点位规范经营,办理合法经营证照,为市民打造了多元消费场景,既满足市民需求,又增添城市“烟火气”。
管城区首座国际便民疏导点:疏堵结合,源头治理
管城区首座国际便民疏导点针对主干道占道顽疾,利用闲置空间区域,运用“物业托管+源头治理”模式,协调设立首座国际疏导点,容纳50个摊位,由物业公司统一管理。通过引导商贩“退路入点”,探索主干道与次干道协同治理新路径,有效改善主干道交通秩序,实现市容环境与民生需求的“双赢”。
此次观摩活动为郑州市城市管理执法系统提供了交流与学习的平台,观摩人员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议,每到一处,大家都全神贯注地聆听讲解,详细了解各疏导点的建设背景、管理模式及运营情况,围绕“疏堵结合”的创新实践,边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抛出问题、分享经验,在交流中碰撞出城市治理的新思路。
通过观摩学习,大家一致认为,疏导点建设要注重以下经验的积累:一要认清形势,借势借力,根据全市城市精细化管理推进会专题会议精神,推进工作开展。二要因地制宜,科学设置,服务多方需求,结合工作实际,突出不同特色,维护整体有序。三要规范管理,突出重要节日保障、臭氧防治露天烧烤等季节性特点,抓住重点开展工作。四要整合资源,开展共享共治,发挥办事处、社区、志愿者等多方优势,形成合力整体推进工作落实。五要加强宣传引导,关注舆情举报,点面结合发挥正面宣传优势。六要加强队伍建设,改进作风,强化素质能力,坚持依法执法、文明执法,落实执法全过程记录,把疏堵结合落到实处。
下一步,郑州市城市管理执法系统将以本次观摩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认清形势、借力借势,因地制宜、科学设置,整合资源、规范管理,宣传引导、服务为民,改进作风、锤炼队伍五个方面,继续探索创新,在保障城市秩序的同时,更好地满足市民生活需求,进一步优化管理细节,推动便民疏导点提质升级,以更高标准推进便民疏导点建设,为郑州市打造“烟火气”与“文明范”并存的城市名片注入新动能。
上一篇:党建引领聚合力 筑牢社区安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