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盛社区:“红色引擎”激活自治细胞 解锁消防智治“新密码”
在郑州市上街区中心路街道鸿盛社区,一场由“红色网格”引领的消防安全治理革命正悄然升级。社区党委以“党建+居民智治”为双轮驱动,创新打造“三微三共”工作法,让居民从治理“旁观者”变身安全“当家人”,用智慧与热情编织出立体化消防安全防护网。
“红色网格·联动共治” 构建治理共同体
社区党委创新搭建“1+3+N”红色网格体系,以社区党委为轴心,3个楼院功能型党支部为支点,吸纳56名党员楼栋长、42位热心居民组建“平安护卫队”。利用郑连心“随手拍”小程序,居民通过手机端即可实时上传占用消防通道、电动车违规充电等问题,形成“发现-上报-处置-反馈”的闭环管理机制。专项行动期间,居民自主清理占道车辆37辆,清运楼道、地下室杂物12车,真正实现“问题发现在网格、矛盾化解在网格”。
“创意赋能·全民共管"”激发自治新动能
“隐患显微镜”群众监督团
组建由32名退休党员、教师、电工师傅组成的“银发巡查队”,创新“三查三记”工作法:查楼道记隐患点位、查车辆记车主信息、查设备记维护状态。手工绘制“消防隐患分布图”,用磁吸标识动态更新隐患整改进度。居民自发设计“会说话”的警示贴纸,卡通消防员形象搭配趣味标语,让电动车禁入电梯提示“看得进眼、入得了心”。
“移动议事厅”共商解题法
在小区和谐亭、红歌广场开设“消防板凳会”,采用“问题树分析法”引导居民头脑风暴。收集金点子47条,落地“共享移车”“楼道安全值日生”等12项创意举措。70岁老党员王叔发明的“防占位警示架”,用废旧钢管改造的可移动路障,成本不足50元,有效解决临时占道难题。
“沉浸式科普”激活防护力
开发“接地气”宣传载体:组建“宝妈宣讲团”编排消防儿歌。开展“家庭隐患来找茬”活动,居民用手机拍摄居家隐患点参与评比,累计发现未拔充电器、插线板超负荷等问题36处,整改率达100%。
“长效机制·共建共享”缔造平安新图景
建立“双向积分”激励机制,居民通过参与消防演练、隐患整改累计积分可兑换家政服务、技能培训。创新“四方联席会议”制度,物业公司、商户代表、居民骨干每月共商共议,制定《社区消防安全公约》21条,设计“生命通道”彩虹地标12处,打造“应急物资共享角”3个,构建起全天候安全防护网。
通过“党建领治、居民智治、网格共治”三治融合,社区实现消防安全治理三个转变:从“站着看”到“一起干”、从“被动管”到“主动防”、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消防通道占用率下降92%,居民安全知识知晓率达98%。
“鸿盛社区党委正以‘智治之笔’勾勒基层治理新图景,让每个居民都成为安全防线的‘神经元’,用‘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自治热情,共同谱写‘陌邻’变‘睦邻’的平安协奏曲。这曲由党建引领、智慧赋能的消防治理新乐章,正在新时代社区治理的沃土上激情奏响!”鸿盛社区党委书记表示。(王慧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