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持续发力 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效果明显
今年以来,按照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和市局工作安排,扶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认真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把整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问题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内容,围绕重点对象、重点品类、重点违法违规情形全面深入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切实营造安全放心的农村食品消费环境。
建章立制抓常态。制定《2025年整治农村假劣伪劣食品问题实施方案》《开展食品安全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2025年整治农村假劣伪劣食品问题实施方案》《开展肉类产品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开展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养老机构食堂食品安全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等文件,明确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工作步骤和要求,部署开展农村假劣伪劣食品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同时出台《食品生产经营监督检查制度》,使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常态化运行。
突出重点抓整治。坚持风险隐患防控、经营过程全程监管,以农村集市上的超市、小经营店、学校食堂等聚餐单位为重点对象;以方便食品、休闲食品、酒水饮料、调味品、奶及奶制品、肉及肉制品等农村消费量大的食品品类为重点品类;以生产经营农兽药残留、掺假造假、滥用食品添加剂与非法使用添加物、腐败变质、虚假标注或经营超过保质期、假冒伪劣食品等为重点违法情形,深入开展农村假劣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同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加大整改力度,开展专项整改“回头看”,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整改。截止目前,全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1032人次,检查生产企业(小作坊)459家次,检查食品销售主体2322家次,检查餐饮经营主体1695家次,共发现食品安全隐患问题116个。其中立行立改问题82个,责令整改问题21个,立案13起,结案7起,罚没款5.04万元。充分发挥靶向抽检作用,第三方抽检256批次,其中肉制品105批次,不合格食品4批次;学校食堂151批次,不合格餐筷7批次。对上述不合格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均予以立案调查。
夯实责任抓落实。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督促健全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各项制度,结合生产经营实际配备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制定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清单,严格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有效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扎实推进试点乡村餐饮提质行动,选定三个试点乡镇将食品安全示范街建设纳入监管重点,统一制作“食品安全信息公示牌、6s管理信息牌、食品安全提升标准”各40个,推进餐饮经营单位经营管理规范化,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组织召开网络餐饮服务平台食品安全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推进会,明确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坚决遏制违规上线、超范围经营,解决“网红餐厅”和外卖平台线上无证入网经营、线下门店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
协同配合抓合力。联合相关部门加强协作、强化督导,推动整治行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有力开展,各地明确目标、迅速行动、狠抓落实,对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进行细化,做到“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确保整治取得实效。
营造氛围抓宣传。在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的同时,执法人员进村入户向农民群众及经营户讲解食品安全法规,发布、张贴《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经营行为提醒告知书》等宣传海报3000份,进一步引导农村广大农民群众的识假辨假能力,形成自觉抵制假冒伪劣食品的良好社会氛围。
下一步,该局将持续强化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农村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犯罪行为,解决一批人民群众比较关心关注的民生实事问题,同时加强食品生产经营者教育培训和宣传引导,积极探索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及时总结、提炼、固化好的经验做法,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出实招、求实效,力争取得新突破。(何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