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ndjwvip@126.com
您的位置: > 国防动员 >

南召县:打出“组合拳” 啃下“硬骨头”

  本网讯(朱广耀 通讯员 廖涛 任洪辉 周坤)南召县乔端镇白河社区穆明钦,原来居住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区穆老庄村。全家建档立卡6人,老俩口患长期慢性病,经常看病吃药;3个孙子都在上学,家庭负担沉重,是重点的脱贫监测户。今年白河社区成立了易地搬迁联合党支部,安排6名镇村干部组团帮扶,其子穆芃霏被联合党支部聘请为社区管委会治安联防队队长,月工资1000元,儿媳李园园被联合党支部安排为村级扶贫信息员,月工资1000元,夫妻俩月稳定工资收入2000元。
  在稳就业的同时,联合党支部给他家提供3个钢架标准化香菇大棚,帮扶人动员他家发展香菇种植,提供实用技术服务,今年春季种植袋料香菇8000多袋,年底稳定收入4万元。通过安置就业、发展产业,确保他家脱贫不返贫,有效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乔端镇白河社区易地搬迁安置点现有未脱贫户11户34人、脱贫监测户5户24人。为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易地搬迁联合党支部把白河社区这部分群众作为重点帮扶对象,联合党支部根据贫困群众产业、就业和生活需求,整合力量组团帮扶,党支部为党员设岗定责贴心帮扶。实施“N+1”组团帮扶,多名党员合力“叠加”帮扶,发挥人员多、资源多、智慧多、办法多的优势,全力帮助贫困群众高质量脱贫。
  2019年度南召县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聚焦重点贫困村和特殊困难群体全力攻坚,实现8037户18216名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92%,顺利实现脱贫摘帽,脱贫成效综合评价位于南阳市先进。
  脱贫摘帽不歇脚,巩固成果不松紧,今年南召县全面盘点剩余脱贫任务,紧盯2456户5401名未脱贫人口,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坚持“四个不摘”原则,精力不分散、重心不转移、标准不降低,逐户建立台账,因人精准施策,细化帮扶措施,强化扶持力度,加快贫困、低保“两户合一”、政康保、政福保、防贫保“三保合一”、特殊困难群体“四集中”工程,打出组合拳,啃下“硬骨头”,确保全部达到脱贫标准。
  为奋力打赢脱贫攻坚总攻战,南召县建立健全动态监测机制,加强对已脱贫户的跟踪服务,组织开展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排查,全面完善动态调整和监测预警机制,每月10日开展行业部门之间数据比对,对因病、因灾、因学、意外事故等原因返贫的,及时纳入监测范围,摸清底子,建立台账。对新出现的返贫和致贫人口,及时纳入精准扶贫对象,采取抓创业、促产业、带就业,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扶持发展产业,引导转移就业,多方面增加群众收入。截止目前,全县脱贫不稳定户中发展产业104户、381人,转移就业61户、103户,易致贫边缘户中发展产业177户、584人,转移就业129户、258人。
  南召县完善健全“林+N”产业扶贫模式,完善“联合党支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带贫模式,新型经营主体与和贫困群众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南召县成立了食用菌产业、艾草产业、中药材产业等联合党支部,成立专班推进,从组织领导、资金投入、科技培训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调动了贫困群众种植积极性。全县建成标准化菇棚900座,种植袋料香菇5000万袋,带动贫困户4800户,户均年增收10000元以上;花卉苗木种植面积40万亩,花木专业合作社200余家,带动贫困户3000余户,年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中药材种植50万亩,带动贫困户1165户,年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14786户、43719人。
  南召县坚持把保居民就业放在首位,把安置就业、稳定就业、增加就业作为脱贫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县里组织对全县贫困劳动力务工情况进行摸底排查、登记造册,对有外出务工意愿的人员,实行“点对点”、“一站式”输送服务,有组织、有计划优先转移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或岗位缺失的贫困劳动力,动员组织本地各类企业、扶贫就业车间、产业扶贫基地扩大用工容量,提供就业岗位,安置符合条件的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确保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目前,全县贫困人口实现就业12868户、21574人,其中外出务工5515户、9617人,县内务工7145户、10969人,扶贫就业车间安置1600余人。

责任编辑:zhic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