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逻辑必然、核心要义与实践路径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强调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同时还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理念,站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布局谋划。这是现代化理论创新的重要体现,准确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核心要义,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向性指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思想的最新成果,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人与自然;现代化;逻辑必然;核心要义;实践路径
Abstract: The report of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rofoundly elaborated the theory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emphasizing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historical cause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with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and also stressed that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is the modernization of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man and nature, we must firmly establish the green concept of green water and green mountains is gold mountain and silver mountain, and stand in the height of glob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layout planning. An accurate grasp of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of a powerful modern socialist country.
Key words: man and nature; Modernization; Logical necessity; The core message; Practice path
人与自然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西方工业现代化模式下,资本的无限积累导致对自然无节制索取,在创造了丰富物质财富的同时,随之而来的还有颇为严重的环境创伤,例如“世界八大公害事件”的发生给人类社会造成严重打击。我国面临着巨大的人口与资源的压力,加之现代化发展的后发性因素,使得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需要更加充分地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发展延续,逐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成功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大创新。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是人类发展史的永恒课题。面对现代化发展造成的全球性生态危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富含的生态哲思指明了人-自然-社会关系下的共产主义方向,成为当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这一生态意涵的理论遵循。
一方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理论基石。马克思指出:“我们连同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 ,强调自然界作为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体,为人类社会提供丰富的物质生产生活资料,认为人类在同自然的交互中不断发展。中国生态文明理论基础在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体实际,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是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在生态领域的创新性体现。
另一方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论继承创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哲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哲思是这一理念的文化基因。“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升华,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传承,继承创新了“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坚定信念,彰显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切心愿,体现了对人类文明走向的积极探索。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话语体系中发展的,其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站在全人类角度与民族发展视角,立足于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下,强调坚持走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将美丽中国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之一。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同中国实际的融通联合,谱写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一方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人民幸福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价值体现,也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体现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民性价值取向,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将服务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牢牢把握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明确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等一系列重要论断,标志着中国在生态领域实现了工业化向生态化发展模式的转变,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一定程度上超越了资本中心论、先污染后治理的西方现代化发展路径。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人民不仅是现代化的建设者,同时还是现代化的受益方。这就要求现代化建设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所共享。对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正是奉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始终坚持生态为民、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的生态观念,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追求,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另一方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契合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从世界发展史的视角来看,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质量。新时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现实需要。传统发展时期,由于专注于物质发展并建构起治理体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忽视了生态环境的有利保护,从而滋生出重经济轻生态的现象。而与传统发展阶段不同的是,新发展阶段强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生态治理,通过践行绿色新发展理念实现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的统一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正是在发展经济和生态保护的双向联动中,丰富了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现实内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提出,体现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需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以绿色新发展理念引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实现,为应对全球生态危机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成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战略指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将绿色低碳化、资源节约化置于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来减少工业化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进而积极探求全球生态危机的应对策略。为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在生态发展总布局上将保护优先放在首位,在生态资源合理利用方面把节约集约放在首位,在生态发展方式上强调绿色低碳理念,构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原则遵循。
生态环境质量关系着民族的永续发展,只有当环境质量不断提高,民族发展才能更有底气,未来才会更有希望。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基础和条件,而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过程中,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始终是需要突破的重要关卡。只有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生态环境,才能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环境资源要素和发展动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正是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基础之上,强调要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让生态优先理念融入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以生态环境高标准、高水平保护来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节约资源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维护国家安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之策,构建新时代集约高效的产业空间是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党中央高度重视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将节约优先作为一项重要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系统性阐述,强调要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来推进资源的节约、集约和利用。人与自然共生的现代化为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指明了方向,实践证明,以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方式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取得良好成效,保障了整个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持续落实节约集约利用战略仍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关键举措。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在探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问题,甚至将其对立起来,但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中国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的生态发展道路,着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转型,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进行系统性改革,形成了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方式。党二十大报告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要清醒认识到资源环境对发展的巨大压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任务艰巨,明晰现在已进入到有条件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窗口期。因此,要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抓准重要领域扎实推进各项部署,推动绿色发展,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命题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顺应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始终坚持尊崇自然、保护生态的价值取向,破解了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性方面,而这一命题背后的价值理念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世界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要进行生态同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经济系统的绿色导向,实现量的效益向质效益的转变。历史证明,如果经济发展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实现的,那必然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相悖,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发展模式必定在某一阶段成为发展桎梏。因此,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明白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这些重要理论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的局限,引导我们明确生态作为社会生产力内在属性的重要地位。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发展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主动性,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始终发展为了群众、发展依靠群众,中国共产党也正是在探索实现民族永续发展这一重要课题中形成了中国式的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彰显了生态文明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承发展了唯物史观中人民主体地位的科学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中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同时,也要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继续深化发展这一理念。
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 ,这一系统思想蕴含着“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理念,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工业文明,明确了治国理政的政策导向。在探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来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因此,促成这一目标实现,需要“坚持系统观念,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更加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实现生态系统内部循环以至稳态。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催生出生态治理的基本范式,从而为解构人类中心主义提供方法论指导。所谓生态治理,是指通过建章立制,凝聚社会力量指引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从理念、制度及主体层面着手,构建运行高效的有机系统,以此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实现。
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相互作用、相互融合,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体,要协同发力并形成合力。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价值旨归。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生态为民、生态惠民和生态利民的观念,才能有正确的生态观、发展观和价值观。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是民生问题,还是关系着党执政基础的重要政治问题。因此,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过程中要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促进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建设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坚持问题导向是二十大报告从最深层次、抽象概括的“六个必须坚持”之一,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现实指针。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根据新阶段、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更加准确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现整个社会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顶层设计始终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布局谋划,以新视野新认识,系统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以及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现实问题,赋予生态文明建设时代内涵。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党带领人民坚持将生态领域突出问题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把解决矛盾、破解难题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抓手。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面临着严峻挑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仍然艰巨。因此,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增强问题意识,聚焦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不断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水平。
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国际力量对比的深刻调整,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守底线思维。在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面前,人类不能忽视大自然频繁发出的警告。如果只发展经济而忽视保护,只讲利用不讲修复,最终殃及的是整个人类社会。“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和谐的发展,单一的发展,最终将遭到各方面的报复,如自然界的报复等” 。因此,我们需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摒弃人类中心主义,遵循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找出问题根源,从源头上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工作,不断增强生命共同体的生机与活力,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确保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并取得显著成效,离不开科学治理体系的构建。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从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全面发力,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工作。
在2016年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加大环境督察工作力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领域的政策制度与法律条例涵盖了生态治理与保护等领域,实现了“多规合一”的统筹协调格局,形成了严密的生态治理红线模式,打破了过去林业、农业、水利等部门的职能壁垒,形成区域协调、部门协同的综合治理格局。因此,要构建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法律体系,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化、法制化、体系化,运用最严密制度和最严格法律来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建设有序进行,成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制度保障。
一方面,注重生态各要素之间的系统性联系。环境是内部各生态要素相互联系的功能共同体,要“坚持系统观念,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更加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实现生态系统内部循环以至稳态。另一方面,强调生态治理的系统性原则。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党带领人民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可持续发展目标。因此,促成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按照系统工程推进环境保护工作。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建设美好人居环境是全人类共同心愿。随着全球化程度加深,生态问题成为超越民族和国家利益的人类社会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全球生态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生态圈。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成为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
在西方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关系割裂存在的,强调“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在这样一种价值观驱使下,西方国家崇尚人类中心主义,并采取不合理方式征服自然以及无节制掠夺自然资源,造成生态系统的失衡,引发一系列生态问题的出现。一直以来,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话语权掌握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手中,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无法跨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鸿沟,致使发展中国家一度陷入话语权丧失的境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生态领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化,这是中国在全球治理发挥作用的重要体现,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回击了西方舆论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的质疑,增强了中国生态文明的话语自信,提升了发展中国家生态领域的话语权与影响力。因此,中国要继续讲好中国生态故事,展示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实践,为人类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中国力量。
生态正义是关于生态文明的正义体现,是基于平等团结互助原则下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期待,强调整个人类社会应当公正合理地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在生态问题上享有平等权利并承担相应义务。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是正义所在,同时也成功开辟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治理现代化之路,彰显了中国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大国使命与责任担当。在经济全球化、政治格局多极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相互交织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逐步打破时空领域的交往壁垒,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迈进。面对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全球性生态危机加剧的境况,人们只有携手共进,共谋全球生态治理之策,才能为建设清洁美丽世界贡献力量。因此,要继续作为引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参与者和引领者,承担起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责任与担当。(张珑凡 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生态文明建设与管理专业博士生)
《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M],第1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M],第1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第49-5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之江新语》[M],第44页,浙江: 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M],第284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