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ndjwvip@126.com
您的位置: > 新视点 > 党建要论 >

“激活社区治理新动能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基层篇章”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号角,明确提出要在更高起点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社区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既是改革成果的受益者,更是现代化进程的实践者。面对新时代赋予的使命,社区工作者应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在“小社区”中书写“大文章”,让改革红利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图景。

党建引领,筑牢基层治理“红色堡垒”。全会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社区治理必须激活“党建+”引擎。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将社区科学划分为51个微网格,由党员担任“红色管家”,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从安装电动车车棚协调到邻里矛盾调解,党组织始终挺在服务一线。实践启示我们:只有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才能让党的旗帜在楼道里飘扬、在群众心中扎根。

民生为本,打造家门口的“幸福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全会精神在社区层面体现为“15分钟生活圈”的提质升级。社区紧紧围绕“一老一小一青壮”的服务对象,开展针对青少年的爱国教育系列活动,不断扩充青壮年力量网格中发挥作用,在重阳节,冬至,春节等重要节日开展针对老年人的关爱慰问活动。不断致力于打造“少有所学,壮有所用,老有所依”的幸福社区。

多元共治,激活社会治理“一池春水”。全会提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搭建协商共治平台,引导社会组织、志愿者和群众广泛参与,构建开放包容的治理格局,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生态,做到“大家的事由大家来办”,让“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推进年轻干部、网格员等历练在一线、干在一线,解民忧纾民困,通过线上线下、入户走访等方式,以“小切口”回应“大关切”,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治理共同体。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社区工作者既是改革落地的“最后一米”,更是现代化图景的“最初一公里”。唯有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处处为民着想”的使命感,将全会精神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具体实践,才能让中国式现代化在社区沃土上绽放绚丽之花。让我们携手并肩,在街巷阡陌间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改革答卷!(嵩山路街道啟福社区 李媛媛

责任编辑:王杰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