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ndjwvip@126.com
您的位置: > 红色经典 > 乡村振兴 >

帮扶绘就乡村振兴“幸福卷”


河南党建网讯 (王爱民 孙红燕 通讯员 王伟灿  刘珂)美好生活如何定义?在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二院驻伊川县平等乡上元村第一书记王立峰看来,要满足三条,乡亲们的日子就过得踏实美满。第一条看收入,土地收益增加,务工收入提高;第二条看环境,出门走大路,入厕能水冲,村容靓丽,环境宜居;第三条看服务,发展有人管,生活有乐子,百姓心气顺。
当下的上元村,从驻村帮扶到乡村产业发展,从人居环境整治到乡村宜居,从基层组织建设到农产品销售,各项事业都搞得有声有色,王立峰心中的美好生活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精准帮扶  推动发展
“你看,我家的门楼、厨房、院墙漂亮吧,这是帮扶单位和帮扶单位责任人拿钱建起来哩。”村民李香梅指着自家的门楼,感动地说。
2022年2月,原河南省煤田地质局所属的6家帮扶单位责任人,在入村帮扶时,看到脱贫后的李香梅家,门楼、厨房、院墙都很破旧,大家一商量,修缮办法很快出台了:资环二院院长冯跃封决定从自己工资中拿出3000元,而煤勘总院出资2000元,驻村工作队向上级申请的4700元资金,使李香梅家房舍修缮问题得到了解决。
帮扶就要“帮”到点子上。每月入村调研是帮扶单位雷打不动的“必修课”,为村里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制度落实、群众满意度、下步发展方向“把脉问诊”,召开座谈会,倾听心声,了解意愿,帮助解决村里实际困难。全年各帮扶单位共投入资金65.62万元,为上元村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发展动力。
产业兴旺  富民增收
2022年12月24日,疫情过后的上元村“老梁家驴肉馆”迎来了又一波人气,人们从方圆十几里纷纷赶来,把个驴肉馆挤得满满的。
“‘老梁家驴肉馆’是我们原来引进的一家黑毛驴养殖、销售为主的扶贫产业,今年在原有的基础上新拓展了餐饮这一项,不但企业自身实现了“三位一体,自产自销”扶贫产业新模式,而且还带动了上元村其他养殖产业,走上了“多元化”发展的新模式。”王立峰介绍道。
“其实,我们村不仅有驴肉馆,还引进了养鸡、养牛、光伏发电、苗圃基地、辣椒种植、矿泉水、服装加工等九大产业,村民可以足不出村务工就业。”说起产业,驻村工作队队员刘珂一脸自豪。
怎样保证农产品增收?这是王立峰经常思考的问题。作为豫西典型的丘陵村,上元村共有205户、858人,土地贫瘠,土地贫瘠,农民增收困难。面对无集体资产、无资源、无资金的“三无”困局,2017年11月,王立峰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后,针对该村现状积极破局,成立了“伊川县平等乡上元村集体经济股份专业合作社”,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网络销售”一体化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5年来共为村民销售农产品280万元。
在王立峰看来,“驻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邀请谷子种植专家远少坤到村讲解小米种植知识,引导大家走专业化种植新模式,通过“免费送谷种”活动,提升了村民的种植热情,增加了经济收入。“上元村千亩富硒樱桃种植基地”,引导套播西瓜、花生、红薯等农作物,实现了多元化种植结构。
宜居乡村 美好生活
2022年12月23日,走进伊川县平等乡上元村,一幅村美、民富、人和的田园美景图铺展在记者眼前。街道上,路面平坦整洁,层次分明、极富自然野趣的盆景立两旁,红的、粉的月季花零星点缀,美丽中充满生机;两侧墙壁上,色彩鲜明的绘画生动醒目,透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健身休闲小广场上,村民或休闲健身,或散步赏景,脸上写满幸福……
 
“在村里生活几十年了,我亲眼看着村里一点点变好。村里绿化了,墙体美化了,出门不见泥了,不仅环境干净整洁,乡亲们的文明程度也提高了,我们的生活可幸福了。”正在锻炼身体的村民张苏凤由衷地说。
在村南,投资92.73万元,将村里一个荒沟填平,即将建成的的红色文化广场上,一个个英雄人物雕塑和英雄事迹,为后辈的红色基因传承再添一笔;在村内街道、游园广场、荒沟边,栽种的4万余株珍贵花木迎风招展;修建的15.8公里有出村路、生产路四通八达,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村里铺设的污水管道、引进的自来水工程、天然气工程、开展的大扫除活动,村里的居住环境、生活质量,步步高升。
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也承载着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一步,我们除了稳牢、发展好原有产业,还要积极拓展新的致富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全面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谈及未来,王立峰信心满满。

责任编辑:王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