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离不开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产业人才。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有效解决乡村振兴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弱势化”“空心化”和经营型人才短缺,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建功立业,提升农户受教育程度,南召县城郊乡竹园沟村第一书记方志强把乡村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创新乡村技能人才培养“充电”模式。
7月6日至8日,方治强同志主动联合河南省高招办驻太山庙乡太山庙村第一书记李德典、南阳农业职业学院驻南坪村第一书记李伟,依托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南阳乡村干部学院、南阳乡村振兴学院、西峡农业农村局、抗日纪念馆等资源,邀请南召县3个乡的党员干部、致富带头人、乡村创客、新乡贤、返乡大学生、退休退役人员共计46人,采取赴西峡、邓州、桐柏、唐河四个县乡村振兴现场教学点,开展现场观摩学习和在学院集中授课指导相结合方式,学党史、学民法、学技术、学模式,进行了为期3天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此次培训采用了现场教学、课堂讲授、交流讨论的模式开展。学员们首先到西峡县猕猴桃产业园,感受规模化种植与农业观光、美丽乡村的有机结合,深入学习西峡将猕猴桃、袋料香菇等项目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一号工程”,坚持走“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绿色发展之路。
西峡县教学结束后,学员们来到了邓州市春林火龙果种植基地,近距离学习火龙果的种植情况及生产效益。2015年,邓州农民柳春林响应国家号召,潜心研究农业结构调整,引进台湾红心火龙果品种温棚栽培技术,大力开发观光采摘与产业链开发酿酒,年创收百万元。在此次教学活动中,柳春林对此次前来观摩学习的农民朋友热情招待、耐心介绍讲解,学员们很是振奋、倍受鼓舞。接着,在桐柏县绿地养殖合作社,学员们现场学习了山羊饲养管理、电商销售及农家乐的经营管理,集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三产融合生产模式,践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之路。
随后,在唐河县桐寨铺镇荷沐农业种植合作社,学员们参观了学习大樱桃等果树种植。该合作社流转土地800亩用于种植樱桃等果树。经过6年的努力,今年硕果累累,获得了大丰收。经理林中玥介绍了她一心投身发展高效农业,做大做强农副产品,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的事迹。
在唐河县的第二站,学员们来到了莲海产业基地。该基地是一家集无公害莲虾混养、盆景莲花育种、荷花蜜、莲叶(花)茶加工销售、观光旅游、餐饮为一体的现代三产融合的示范基地,占地3300亩。据了解,该基地引进先进技术,对荷叶、荷花进行加工,制成养生茶;对莲藕进行深加工,打造特色品牌藕粉,极大丰富了农村产业。对带动该镇经济发展、实现“一村一品”具有重大价值,有效带动了周边村民脱贫致富。此外,该基地在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观光旅游业的发展。
此次培训,第一书记们积极联系农业产业的专家教授为广大农民学员讲授种植、养殖业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并结合教学活动向学员们传达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和民法典相关知识。
培训过程中,每到一处教学点都会组织学员们对现场观学进行了讨论,让学员们结合自身情况畅谈学习后的所想所悟,极大的增强了学员们大力发展生产的信心和决心。7月8日下午,经历了三天紧张有序的教学,在驻村工作人员、高校、地方政府、农业企业以及参训学员的共同合作与努力下,本次培训圆满完成。
当前是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相衔接的关键时期,乡村振兴人才为本,我们都是筑梦者,没有旁观者,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位,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各行各业紧密联系,乡村振兴才会早日实现。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南召县的广大驻村干部将与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努力、密切协作,“五大振兴”同步推进,共同谱好乡村振兴的“南召篇章”!(中共南召县委组织部 王鹏)
上一篇:河南宝丰:汝瓷传承后继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