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ndjwvip@126.com
您的位置: > 红色经典 > 乡村振兴 >

确山县:党建引领聚活力 描绘乡村新画卷

近年来,确山县始终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摆在首位,致力于让党建成为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筑牢战斗堡垒,建设过硬队伍,强化先锋引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党建+特色产业,绘就富民强村“新蓝图”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确山县依托当地环境和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全县基层党员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在产业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发展食用菌、金丝皇菊、紫英桃、黑猪、羊、牛、肉兔等颇具当地特色的种植养殖产业。并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契机,全面布局全县经济发展新格局。
近年来,在该县南部的任店镇任普路的一个乡村振兴示范园里,发展规模连片食用菌种植就达12户,蚂蚁山紫英桃环山种植带覆盖山区2000余亩,引入中草药和苗圃种植4500多亩,同时还在在天目山沿线积极打造出了60多家集食用菌种植、餐饮民宿、肉兔养殖、蜜蜂养殖等产业为一体的文、旅、产融合发展新模式。
在该县西部的竹沟镇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中,8个示范区受益村充分发挥村党支部作用,在项目实施中多次召开党员会、村民代表会议,广泛听取群众发展所盼,以“传承红色文化、发展绿色产业、创新乡村融合”为发展理念,广泛宣传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取得了良好成效,惠及王岗村、鲍棚村等8个行政村,面积109.68平方公里,人口19603人。逐步形成了“党员带头干、干给群众看、群众跟着干”的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党建+人居环境,绘就生态宜居“幸福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该县紧紧围绕“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工作主线,结合各村人居环境“时间表、路线图”,开展观摩评比活动,每周一评比,每月一观摩,按期召开总结表彰大会,颁发环境整治红黑旗,对“红旗”村进行资金奖补,“黑旗”村党支部书记、包村干部在大会上做表态发言,督促各村找差距、学经验、弥不足,推动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落地、落实、落细。
全县实行“村集体挣一点、财政资金奖一点、党员群众捐一点、复垦经费补一点、项目争取一点”为抓手的的“五个一”资金保障机制,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不断增加。全县乡村联动建立了“十户联动网格化管理”和“红黑榜”相结合的管护机制,群众每户每月缴纳1元钱作为管护经费,构建由村民小组长担任一级网格长、村党员担任二级网格长的网格化管护模式,由一名党员联系十户群众,每月评选出网格内最优户和最差户,再集体评选出组内最优最差户,通过红黑榜公示评比结果,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确保常态长效。
为营造良好商贸氛围,全县各镇(街道)在较短的一个时期内集中攻坚,拆除集镇私搭乱建铁皮房600多处、遮阳伞、遮阳棚等500余处;清理店外经营1300多家,全县整体集镇商贸焕然一新、井然有序。同时,该县还积极开展“六美庭院”创建,“红黑旗”评比等评选表彰活动,巩固整治成果,形成常态长效新局面。为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能力建设,投资5000余万元,增设各类污水处理设施,有效解决了农村污水污染问题。
党建+基层治理,绘就乡风文明“和谐图”
全县不断挖掘平安建设的群众内生动力,建立“网格化治理”,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网格协调各方的优势;各村党支部充分发挥群众自治作用,制定村规民约;成立“五老协会”,调处邻里纠纷,延伸社会治理细枝末节;完善“小喇叭大平安”机制,为镇村快速掌握和化解群众矛盾提供助力的同时,在防范诈骗、秸秆禁烧等宣传工作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丰富多样的平安治理模式,让群众更加安心,乡村更加安定。
该县的村级党组织通过建设文化长廊、党建一面墙等方式,用群众喜欢看、看得懂的漫画和文字,进行政策法规、道德文化、卫生保健等知识宣传,使村民们变“被动看”为“主动看”,教育引导村民抵制各种封建迷信活动,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组织开展各类文明评比,树立先进典型,引导向上向善村风民风。村内普遍成立“活动中心”,定期组织村民开展文化演出、运动比赛等活动,促进文化兴村。
接下来,确山县将持续以产业兴县、经济强县、生态靓县、旅游名县、和谐美县的“五县建设”为顶层设计,擦亮多元产业、美丽乡村、休闲旅游、商贸融合的“四张名片”,全面吹响“兴业、民富、村美、人和”的乡村振兴奋进号角。(王志杰 董玉新)

责任编辑: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