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ndjwvip@126.com
您的位置: > 红色经典 > 乡村振兴 >

洛阳伊滨区:多举措强化村干部队伍建设 助力乡村振兴

河南党建网讯(王爱民 李西锋 通讯员 王岩)一、强化教育培训,提高村干部队伍素质。坚持“精培细育”的原则,对村级后备人才、社区“两委”干部及部分党务开展集中培训。一是开展乡村振兴轮训。充分利用镇级党校、远程教育站点等教育资源,结合乡村振兴要求、后备人才个性特长及“两委”干部工作短板,通过实施区级轮训、乡镇兜底培训方式开展轮训,2020年组织区级村(社区)支部书记培训2期100人,第一书记培训4期60人次。2021年3月中旬,组织270余名新任社区“两委”干部先后到庙子镇黄柏村、庄子村参观学习,并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广大基层干部在学习中拓宽视野、提升能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厚植人才成长沃土。推行村级“两委”委员、后备干部学历提升工作,持续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配合电大对入校学习85名学员进行教育管理,切实为农村基层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加大在基层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任中表现突出的人才典型宣传和联系服务力度,着力营造全社会惜才爱才的浓厚氛围。三是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乡村振兴。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推动重点工作的落实紧密结合起来,以“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七个一”工程、“四好农村路”修建、工业企业环保质量、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中的“主心骨”作用,引导社区党员干部做到学史力行、实干为民。

二、畅通选人渠道,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立足区情实际,不断拓宽“两委”干部来源渠道,保证每个社区储备后备干部3名以上,为村级党组织换届和村级党组织书记选拔提供人才储备一是建立发现培养“乡土人才”的长效机制。实行人才入库,对辖区内1468名乡土人才的工作实绩、特长、返乡创业意向等进行调查统计、规范建档、登记造册,建立“乡土人才库”,并注重从政治素质高、协调能力强、有管理能力的乡土人才中进行选育、培养和任用,将230余名乡土人才纳入村级组织后备力量管理。二是搭建人才引进桥梁。在人才主要输出地召开老乡联谊会、恳亲会、通报会等,印发乡情资料,及时介绍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资源以及鼓励回乡的政策措施,为回乡创业人员开设“绿色通道”,马育民等54名乡土人才响应号召返乡创业、回乡任职。三是优化乡土人才发展环境。建立领导干部联系重点乡土科技人才制度,有计划地“走出去、请进来,开展顺应乡村振兴新形势下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要求的技术培训,增强乡土人才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2012年,曾在外创业的赵海在我区佃庄镇大郎庙村办起生态农业公司,2021年1月,曾经在河南省首届新型高素质农民创业创新大赛上获得一等奖的赵海被破格评为高级农艺师,成为洛阳首位获得高级职称的农民。

三、完善监管体系,规范村干部队伍管理。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强化高质量考核,提拔重用了一批在脱贫攻坚、征地拆迁、经济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干部。一是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严格“一报告两评议”,织密干部“监督网”,促进干部健康成长。同时,强化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保护,关心关爱奋战在重大斗争一线的干部,做好待遇保障、宣传表彰、走访慰问等工作。二是强化问题整改。组织社区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述职,并抓好述职评议会议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持续做好跟进督导,通过每月党建例会通报、每季度“逐村观摩”评比等方式,动态掌握整改情况,确保真整改、真落实。三是强化群众监督。鼓励群众对存在不作为、乱作为、贪污腐败等损害群众利益的村干部进行监督举报。

下一步,该区将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持续强化村级干部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培养村干部坚定的理想信念,激励广大村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依托镇级党校主阵地加强党性教育,开展党务政务能力专题培训,注重培训内容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强化作风建设,加大对村干部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深化正风肃纪,强基固本提升基层组织力,努力使村级干部找准自身的位置,更好地向发展型、服务型村级干部转变,培养现代新型村干部,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责任编辑:王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