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ndjwvip@126.com
您的位置: > 红色经典 > 乡村振兴 >

镇平县彭营镇:“菇”舞人心 老产业焕发新活力

河南党建网  (通讯员  中印)人间四月,春和景明,万物生长。4月7日下午,位于镇平县彭营镇李庄村双孢蘑菇食用菌基地内,只见一排排整齐的标准化食用菌大棚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耀眼。棚内一派繁忙的劳作景象,工人们正忙着采摘、削菇、分级和包装,争取将最好最新鲜的菌菇送到消费者嘴边,让小菌菇早日带领群众致富。

 

李庄村是彭营镇较小的2个行政村之一,该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展食用菌种植销售,到2000年左右时发展到年产200万公斤以上,市场形势好的时候几乎家家种植,有的带着技术远赴外省发展。在2010年先后成立有食用菌协会、镇平县彭营镇益康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镇平县荣良菌蔬农民专业种植合作社等多种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其中镇平县食用菌协会曾荣获2011年中国科协及财政部的表彰(科协发普字〔2011〕25 号)(详见2011年6月13日人民日报第8版公告),注册有“鑫益康”商标(商标注册号:9255929),由于都是单家独户搞生产,作务技术水平粗放,规模偏小,产品单一,经济效益达不到预期,后来就慢慢种的人少了,到2015年以后,全村就剩三五户种植了。


 

群众没了产业,也就没了收入,群众日子该怎么办?为了改变这一困局,助力脱贫攻坚,实现产业振兴,让老产业焕发新生机,彭营镇党委政府成立食用菌项目专班,充分利用上级项目政策,流转30余亩土地,建起40座标准化大棚,采用“基地+合作社+群众”的发展模式,引入优秀种植合作社,聘请了专业技术人员,让有技术能务工的群众积极参与,实现了当年建成、当年生产、当年获利。该模式在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的同时,大棚产权归政府所有,通过有偿租赁大棚,实现了集体收益不低于8%,从而实现了多方共赢的效果。

目前,该基地40个大棚错峰出菇,每天出菇量超4000斤,全部成熟时,每天采摘量可达2万斤。目前已吸纳周边80多名群众就业。入驻该基地的镇平县荣良菌蔬合作社负责人张荣良介绍:“双孢菇从首次采摘现在,已连续出菇近五个月,销往北京、香港、西安等地,还有一部分送到石佛寺食用菌深加工基地,销路上根本不用愁,一段时间收购商直接到基地收购,供不应求,现在正在计划扩大种植规模,目前土地租赁方面已和农户协商完毕”。

 
“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中,我镇除了根据各村特点,发展特色产业,高效农业外,还特别注重农民对新型农业经济组织的参与度和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从目前李庄双孢蘑菇基地经营状况看,政府、经营者还有务工人员都尝到了甜头,可以说达到了三方共赢”。该镇党委书记王勇介绍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推进乡村经济发展,要打牢夯实产业振兴这个基础。下一步,该镇将继续以特色产业为引领,扩大产业规模,在现有的食用菌、红薯、黄金梨等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同时,运用“三变”的方式,让更多的农户参与到产业中来,让产业成为更多村民增收的渠道,不断加快经济发展,助推乡村经济发展。(作者:中印)
 

责任编辑:朱志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