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ndjwvip@126.com
您的位置: > 时代先锋 > 时代楷模 >

情谊重如山(之二)

——《一路跋涉心向阳》一文发表之后……
 
李佩山 编写
 
子孙后代缅怀情

父亲的言传身教,已深刻地影响了我们子孙后代。他的思想和优良的传统美德,正在代代传承、发扬光大,连曾孙、外曾孙辈孩儿们,都知道读书学习的重要;都知道热爱劳动,劳动光荣;都知勤俭节约,不浪费一粒粮食,且熟记“小小一粒米,来得不容易,吃饭要小心,不能掉饭粒”的诗句。

 
父亲在济南趵突泉公园

有一件事,虽然过去好多年了,但每当我们谈起就非常感佩父亲。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哥的大女儿小松,在大约两岁时,已会走路的她突然走不了、也站立不起了。哥嫂焦急地从乡镇医院到兰考县医院,再到开封市医院、省城郑州的各大医院,最后确诊为腰椎骨结核。医生建议:手术治疗。但费用很高,少则几万,多则数十万元;风险极大,轻则瘫痪,重则性命不保,而后果全由家长负责。

哥嫂几乎绝望了,有人劝他们干脆把女儿送人或丢掉吧!父亲知道后坚决反对。从此,每当哥嫂再带女儿外出治疗时,父亲总是先抱一抱孙女,然后才让他们离开。他曾悄悄叮嘱哥嫂:“你们千万记住,只要小松还有一口气,就得把她抱回家,决不能把她抛弃,她是你们的亲骨肉啊!”

哥嫂每次返回家里,哪怕是深更半夜,总是先向父亲报到。父亲见到孙女,才算心里踏实。后来,在父亲的支持下,哥哥购买了大量有关的医学书籍,自己钻研。我把在部队学医的书,也都给了哥用。功夫不负有心人,哥和附近一位村医,硬是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内服中草药,加上扎针灸,热敷药浴等,经过两年多的精心治疗,终于使小松奇迹般的逐渐恢复了健康。

李松(后排左二)与爱人王真碰(后排右一)及其两个儿子(前排)和亲属们合影

在坚持巩固治疗的同时,小松上了学,从小学到中学毕业,后又在家干农活,外出务工,还幸福地成了家,有了两个健康可爱的儿子,直到现在全家一切安好。事实上,人有时候就是需要坚持、坚持、再坚持!

那是1991年麦收时节,我和父亲及我爱人到老远的河滩里割麦,从一大早出门到把割倒的麦子,全部拉到打麦场里,已几乎不间断地干了近12小时。带的干粮和水,都吃完喝净了。此时,我感到极度疲劳,又饥又渴,浑身没一点力气。于是,尽管当时天色阴沉,但是,我还是鼓足勇气对父亲说:“爹,咱们先回家吃点东西,再回来打麦垛吧!”

“你们俩先回去吧,我把这些麦都垛起来盖好再说。”顿时,我感到无比惭愧、无地自容、无言以对。父亲年已古稀,还忍着饥渴坚持干活;我年纪轻轻,怎好意思打“退堂鼓?”就这样,我浑身冒着虚汗,使劲紧了紧腰带,咬牙硬撑着,二话不说地和爱人、父亲一道,把尚未来得及脱粒的麦子,全部垛起盖好才一块回家。谁料想?不一会儿,就电闪雷鸣,下起了瓢泼大雨……

 
作者陪同父亲在趵突泉公园

其实,我的写作也受父亲的影响和启发。小时候,见他制作风箱等家具,总是先选料、备料、整理,再规划、掂对、分解,接下来拼板、加工、合成,最后进行细加工、打蜡、上油,抛光美化,做到内实、外美、好用。其实,我写作本质上也不过如此,只是工具不同,成品各异,用途有别罢了。但九九归一,父亲的思想、品德和意志、精神,已深深地根植在我们子孙后代的心中!

父亲的大孙女李霖:“爷爷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千难万险、九死一生、痴心不改;但有一种精神却贯穿始终,那就是自强不息、心怀希望、走向光明。

“不管是在食不果腹的年代对知识的极度渴求,在艰难岁月里对家人的倾情付出,在面对命运不公时的倔强顽强,可以说,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始终有一种精神支撑着爷爷,走过所有风雨如晦的日子,收获沉甸甸的希望,迎来温暖的曙光。没有爷爷的拼搏奋斗,没有爷爷对教育的重视,没有矢志不渝的精神追求,就不会有家庭面貌的改变和今天的富足生活。这是一个家族的精神传承,是最宝贵的财富,是每一个子孙后代不能改变的坚守。
 
李霖和爷爷在一起

“爷爷只是无数个朴实无华的中国农民的一个代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正是有了他这样的精神,正是有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不懈努力,我们的国家才走过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今天迈向强起来的伟大历史进程。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无数平凡而又伟大的人,在默默无闻的奉献着,共同筑起了民族不屈的脊梁。

“我为爷爷感到骄傲,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爷爷虽然离开了,但精神永远不灭。在今天这个伟大的时代,在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时代,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深深感到重任在肩,唯有接过爷爷的旗帜,将爷爷的品质发扬光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辜负爷爷的教诲,不辜负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不辜负伟大壮阔的新时代!”

父亲的大孙女婿葛文超:读《一路跋涉心向阳》这篇作品,我深刻感受到爷爷对读书的热爱:“看电视有时听不清楚,没有看书有意思,书犹药也,可以治愚,看书能润心养神。”我佩服孔令气有心,让我感受到爷爷对人情世故的精辟分析与解读:“饮酒不醉尚为高,近色不乱乃英豪,无义之财君莫取,忍气饶人祸自消。关键是适可而止,要恰到好处啊!”

葛文超

爷爷在教育海燕哥时,能精确引用宋真宗的《劝学谕》和赵恒的《励学篇》,恰到好处,给人启迪,引人深思。足见爷爷对读书的良苦用心,对经典名著的深刻理解。作品描述了爷爷在一生中,为人子的孝善,为人夫的担当,为人父的慈爱。

2021年9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语重心长地指出:“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平凡造就伟大,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平凡造就伟大,需要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平凡造就伟大,需要不懈的奋斗精神。爷爷的一生虽然平凡,但对我们这个家庭而言,却是伟大的一生。

正是在党的英明领导下,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有爷爷昔日那亲手打造的,冒着严寒徒步90华里,饮冰踏雪外出卖掉的风箱,才换回我们今天有鱼、有肉,有大米、有馒头,有高楼住、有轿车开的幸福生活啊!

翻身不忘共产党,吃水不忘打井人。作为新时代的有志青年,我们既要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同时,也要继承和发扬爷爷的优良传统和优秀品德,勤奋学习,努力工作,追求上进,不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

 

李珍

父亲的二孙女李珍:重视教育的家庭,不会贫困太久;真正有志气的人,通常也不会久居人下;心向光明,坚持不懈,就能穿越黑暗,迎来希望。

通常来说,一般人能在丰衣足食的情况下,才会有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然而,在那个饥寒交迫的年代,一家人的温饱尚未解决,爷爷就能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知识的确能改变命运。但我感觉有时人能改变命运的也是一种信念,一份坚持。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在贫穷中坚守一份骨气是可敬的。爷爷向往明亮的教室,再难也要坚持让所有的子女都读书。因为思路决定出路,所以这个家族在此种精神的鼓舞下,从艰难走向光明,从贫穷走向富裕。

这篇作品感情真挚细腻,回顾爷爷艰难困苦却又顽强不屈的一生,我更加觉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同时以小见大,从这样一位普通的农民身上,看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来,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到屹立在世界东方的新中国,我们自强不息,我们苦尽甘来。忆苦思甜,曾于绝处逢生,曾与命运抗衡,使今天的我们备受鼓舞,信心满满。让我们倍加珍惜,怀着一颗敬畏之心,面对挑战,勇往直前。

爷爷虽然已经过世了,但他的精神始终激励着我们,他强大的意志力也昭示着我们,不管是什么样的年代,我们都应该坚持精神上的追求。无论遭受怎样的苦难,哪怕身处困境,也绝不轻言放弃,坚持下去,不屈不挠,就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奇迹的另一个名字叫坚持!

刘震

父亲的二孙女婿刘震:读罢《一路跋涉心向阳》这篇作品,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爷爷牢记母亲的临终嘱托:“……你有点手艺,要争一口气,全家人就看你了,可别让娘失望、别让咱家断了香火啊!”

爷爷在困难中坚守:“哥说的都是好意,但我仔细想过,不能让子女辍学;他们有了学问,以后无论是种地,还是外出营生,都比没有学问要强;为了他们的未来,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继续供其读书。”

爷爷前方的路:“90多里的路程虽不算远,但对于徒步扛着6只风箱的父亲来说,这一夜是多么艰难?”

爷爷的愿望:“如果将来我的孩子,也能到这样的学校读书就好了!”
……
然而,爷爷通过从苦难中艰难跋涉,于困境中挣扎向前,越是深处逆境,越是振奋精神,不屈不挠。在他的身上,有一种珍贵的东西——志气。这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

正是因为爷爷,在困顿中没有自怨自艾,没有就地躺平;在寒冬中,他奋力拼搏,终于成功地走到春光里,发出自己的芽,开出纯美的花, 结出幸福的果。在三十多人的子孙后代当中,有近十个共产党员,十多名大学毕业生,且各得其所,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选择坚持吧,不是因为我有多坚强,而是我深感除了坚强别无选择。一个人越活越好的样子,就应是别沮丧当下,不放弃未来;相信所有的路途坎坷,或许都是惊喜的铺垫;所有的不懈奋斗,终将得到岁月的奖赏!

 

责任编辑: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