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ndjwvip@126.com
您的位置: > 党建速览 > 特别报道 >

记者节,致敬郑州市上街区融媒体中心全体新闻工作者!


 
        有新闻的地方,就有他们在场。他们直面民生疾苦,他们置身疫情防控第一线,无论酷暑寒冬、日月星辰,只要有新闻发生,他们总在现场。11月8日,在第21个中国记者节来临之际,向上街区融媒体中心每一位默默付出的新闻工作者致敬!以职业为节,为了记者的光荣,也为了光荣之后,脚步更坚定。


 
        “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上街新闻》。”上街区的市民朋友们对这从容的声音和亲切的面孔再熟悉不过了,播音员朱晓婷毕业后,怀着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毫不犹豫地来到上街电视台工作。瘦小的身躯藏着巨大的能量,她不仅承担着上街电视台播音、主持等工作,还参与了新闻采访报道工作,不愧为融媒体中心的当家花旦。岁月如歌,她从事新闻工作已经6年了,曾经主持的《非常萌娃》《开门送礼》等节目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朱晓婷说,从事新闻采访工作,感受最深的,不仅是在64.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还有上街区老百姓们开怀的笑容。我们用镜头记录历史,用笔触感受变迁,用责任激励创新,用精品回报生活,宣传上街,我们永远在路上。


 
        编辑刘世平,主要参与新闻稿件的审核把关、新闻采访等工作,是上街区融媒体中心的硬核担当!与新闻结缘16年,16个春夏秋冬,近6000个日日夜夜,她以记者的身份感受上街区不断发展的时代脉搏。从事新闻工作16年来,她走遍了上街区的大街小巷,既有汗水也有辛酸,不管是在疫情防控一线,还是在美丽的新型城镇化社区,忙碌的身影总是让人为之动容。她用双脚丈量上街这方热土,用笔和镜头记录这里的发展变化,经风霜雪雨而不忘初心,历艰难困苦而无怨无悔。每天不停歇地写稿、改稿、审节目,繁忙有序的新闻工作,让她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潮中继续奋勇前行。


 
        忙碌,是工作的一部分,熬夜撰稿编辑、节假日加班等是常有的事。85后记者蔡肇娥,擅长写作以及报纸的编辑工作,她说,新闻从业3年来,我和同仁们见证了上街区的大发展、大变化,我们秉持“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共同关注社会,感受幸福进程。新闻工作是个充满挑战、需要激情、不怕艰辛、固守责任的行业,选择了它,就意味着要有更多的付出和努力。蔡肇娥表示,未来的路上,她将不断丰富专业知识,练就过硬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继续做一名有温度、有担当、有情怀的记者,讲好上街故事,为宣传好上街贡献青春热血。
 

 
        摄像罗浩是记者队伍里的的行家里手、融媒体中心的中坚力量,主要参与新闻摄像以及后期编辑工作。制作新闻是一个“精细活”,有时候两分钟的节目就需要一个小时来制作完成,观众们看到的声画荧屏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和奉献。罗浩说,当记者的这段时间里,与同事们外出奔波采访,切身体会到了记者的含义。使命重大,荣誉的背后,是沉甸甸的职责,能把我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拍摄下来,写成文稿、制作成新闻传递出去,是我未来想要坚持做的事情。当我们的作品得到好评,一切付出都值得。
 

 
        采访是新闻的风景,摄像是生活的缩影,记录是人生的象征,话筒是社会的风铃。记者在圈外人眼中,光鲜、亮丽、神秘;在家人眼中,不分黑夜,随时待命;在朋友眼中,忙忙碌碌,没有档期……有人说,记者是“无冕之王”,可这闪亮的光环背后,不为人知的是艰辛、默默的付出以及更多。但是因为喜欢,所以热爱,因为热爱,所以执着。
 
 
        据了解,郑州市上街区融媒体中心自2020年4月份成立至今,充分发挥媒体融合和聚合共振效应,已初步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派发的工作格局。该中心除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外,建立了以“新闻+政务+服务”移动端多功能综合性服务平台——“上街云”。“上街云”设置有时政上街、文化上街、民生上街、党的建设、学习之家等板块,涵盖政务服务、资讯信息、生活服务等内容。中心将不遗余力“讲好上街故事、传播上街声音、服务上街人民”,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树立上街区良好外部形象。
 
 
        用心灵、话筒,采访人生;用智慧、笔端,刻画生命。在第21个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该中心全体新闻工作者将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勇于改进创新,采访更多接地气、有温度、有深度的新闻作品,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为建设美丽上街贡献媒体力量。(上街融媒记者 雷霄)
 

责任编辑: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