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ndjwvip@126.com
您的位置: > 党建速览 > 特别报道 >

打造文化新地标,彰显古城新魅力——中建七局开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施工纪实

千载汴梁城,一日入梦华。开封,八朝古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这片文化底蕴厚重的大地上,由中建七局匠心打造的文化新地标——开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项目A区于近日完美收官,展露新颜,庄重典雅,美轮美奂,坐落在中意湖畔,成为古城一张靓丽的名片。

2023年9月26日,以“从东京梦华寻北宋新韵”为主题的中国地方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坛在开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项目召开。国家、省、市各级领导,国内知名专家齐聚于此、共享盛会。从此,开封国际文件交流中心开始向外界展示开封“古”与“新”相生相融的魅力风采。

创誉攻坚 首战告捷基础牢

该项目为省、市重点项目库管理的A类重点项目,集会议、展览、文化交流、休闲度假多种功能于一体,建成后将成为展示开封城市文化的载体与窗口。

鉴于项目的特殊性和重要意义,中建七局建装公司抽调业务精英组成项目团队,于2021年5月进场开工。项目团队对场地布置、材料摆放和临建施工等情况进行深入研究。“项目团队迎难而上,7天制定科学可行的施工计划,并梳理大小问题30余项,沟通修改设计图纸364处,优化方案22次,为后续工程大干快上奠定基础。”项目负责人潘浩介绍。

同年7月,项目进入基坑开挖阶段,受“720”特大暴雨影响,导致工地基坑积水,出现雨水倒灌影响基坑安全的情况。项目团队紧急调集水泵50台,80余人每天三班倒,连续奋战20天,排水近30万立方米。排水后,针对基坑局部存在不同程度损坏的情况,项目团队投入10000余沙袋砌起墙体,4000多米围形桩排布四周,再注浆400平方米,最后在面层上绑扎钢筋,使基坑更牢固,更安全。

积水排净、基坑修复的问题刚解决,项目施工又遇拦路虎,受雨水影响,项目地下水位远超历史水准,对于新的基坑开挖施工来讲,可谓“挖一个坑一汪水”,再加上场区泥泞不堪,土方清运困难,施工严重受阻。

“为了项目早日投入使用,一天一刻一分也不能耽误。”为此,项目团队针对施工现场泥泞、土方开挖清运难等问题,采用砖渣垫路、钢板铺路、挖机接力、租用船挖等措施,确保渣土车到场配合泥浆土清运施工。针对基坑积水,项目先用八台15KW的水泵24小时不停歇的排水,再结合轻型井点降水方案,现场清理修整一块,验收浇筑一块,保质保量完成基槽垫层硬化,解决施工难题,为后续施工创造了极大的有利条件。

创效赋能,巧夺天工筑精品

“施工过程中,项目部高度重视创新技术应用,集思广益,努力加强新工艺、新工法、新材料的钻研,以创新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工程质量。”项目总工郝大伟说道。

项目1号楼会议中心中央大报告厅空间高度超过17米、舞台位置支模高度达26.6米,最大跨度45.3米,最大梁截面1000毫米*2000毫米,所用预应力工艺相较以往,跨度大,荷载大、危险性高、施工难度大。

为此,项目团队总结出大跨度有粘结预应力梁后张法施工工艺要领,在施工前通过工艺交底、样板引路,确定可靠的数据参数和施工标准,再通过BIM技术建立三维模型,提前进行碰撞测试及综合管线深化设计,提前规避可能出现的碰撞问题以及波纹管、钢筋位置变动影响整体受力问题,实现管线合理排布,从而确定可行的预应力施工工艺,再制作仿真施工动画,进行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交底,确保施工人员掌握要点后再进行施工。

前期准备充足,后期施工才能精准把控。2021年10月,预应力大跨度梁正式施工,项目依次进行超高大跨度架体搭设、预留管道埋设、固定端端部预埋安装……所有工序一气呵成,验收合格率较传统预应力梁施工工艺大幅度提升,经对比测算,节约造价58万元,工期提前10天,该综合施工工艺获评省级工法。

此外,项目立足“研发自驱风力顶靠机构”的新课题,衍生出“自动越障的绿色建筑用玻璃幕墙清洗装置”“起吊式建筑玻璃幕墙全方位清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等数个技术攻坚子课题。累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性新型专利4项,国家级QC成果2项等。

创新突破 工程质量创一流

为体现开封独特的历史文化气息,项目每个单体建筑的造型都将古色古香的开封千年建筑艺术与现代国际化建筑风格相统一,其屋顶结构都属于大屋檐空间造型,尤其项目2号楼、3号楼屋檐造型悬挑7.6米,为超长悬挑结构,更是“开封之最”——开封市现有建筑最长的悬挑梁屋檐。现场施工没有支撑点,施工难度对于项目团队又是一个重大挑战。

“没有施工案例可以借签,怎么办?”项目团队开展头脑风暴,请教多方专家,制定实施方案,并多次进行论证,最终采用悬挑脚手架进行施工。项目从专业厂家订做长12米无焊接点的22型号的工字钢作为悬挑主梁,每根工字钢再斜拉3根φ18型号钢丝绳,再用U型锚固加上根部双排架回顶固定,满铺脚手板提供作业面。施工时,成立安全小组每日巡查检查监测,确保钢丝绳不变形、架体不下降,从而保障施工安全。

1栋楼会议中心装饰顶部最高净高16.84米,设计叠弧造型GRG玻璃纤维增强石膏板,跨度为35米,造型复杂、空间高、弧形面层多,在造型拼接时,不易控制,再加上声学、光学对安装角度严苛要求,施工难度较大。

为此,项目团队选择犀牛软件,采用3D建模、现场GPS定位仪和全站仪综合放线技术,保证放线精度,对整个区域进行数据采集,

发给厂家进行排版,让厂家严格按照测量的尺寸,制成1900余块GRG成品,再排版统一编号进行加工和标注,运送工地安装。安装后,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已施工完成的GRG板进行全方位扫描,避免安装误差,再通过安装紧固件连接限位块对GRG板进行“双缝”处理,避免拼缝开裂,最后再采用“坞邦”工艺加大板材之间的牢固性,增加高大空间GRG施工的一次性成活率,确保GRG 板面层的平整度。完工的会议中心,整个大厅造型美观大方、线条鲜明、凹凸有致,再配上成排成列的桌椅、宽大的舞台,显得十分壮观、高端大气。

“施工中,项目坚持精细化过控制,坚持上道工序达到质量优良标准后,才能转入下道工序施工。不按标准、规范、规程施工,质量不达标的,坚决返工,直至达到精品工程标准。”项目生产经理王振国说。

如今,开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一步步从图纸上的构想,变成了绽放眼前美轮美奂的城市新地标,中建七局的能工巧匠们以高超的建造技术和精湛的工艺水平打造精品工程,为开封高水平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交出优异答卷。(王盟 杨铁军 李海波)

责任编辑: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