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上街区紧紧围绕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积极融入黄河文化带,努力担负“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不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加快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更好地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实施文化惠民,构建普惠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统筹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构建了普惠均衡、优质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上街区文化馆、图书馆双双获评“国家一级馆”,建成59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标率实现100%,建成“郑品书舍”城市智慧书房3个、图书分馆33个、文化分馆30个,全区40万册公益性图书实现“通借通还”。公共文化场馆总分馆体系建设的“上街经验”在全省推广,上街区图书馆列入全省数字图书馆工程试点。立足全民阅读,打造“朗读之星”文化品牌。举办文化惠民“双百工程”暨传统文化公开课,每年开展各类艺术培训200余期。全区年文化活动举办总量达到600余场,210支文艺队伍、2000名文艺骨干的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大力发展全民健身,建成室外全民健身场所149处、室内健身场馆32处,成功构建15分钟健身圈。
彰显文化特色,着力开创文旅融合发展新局面。强化顶层设计。高标准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将文化旅游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之中,形成以“一核三区、一轴一带”为总体布局,集3大文旅核心战略定位、3项文旅产品线性提升行动、22个资源重塑计划合并支撑的未来城市文旅总规;制定文旅产业扶持政策,聚焦文创、民俗等新兴业态,积极吸纳市场主体,引导产业发展。加快重大文旅项目建设。总投资5000万元的文化艺术小镇成为郑州西部特色文化产业基地,总投资25亿元的方顶驿文旅项目核心区基本建成,即将成为郑州西部最具潜力的文旅特色小镇。大力推进文旅融合业态培育。正合文创产业基地签约落地,标志着我区文创领域实业崛起。探索“旅游+通用”路径,发展低空游览、通航研学等新兴业态,五年来参与人次突破10万。培育“非遗+文创”业态,麦秸秆画、黄河泥埙等传统技艺实现创新性发展,各类文创产品年销售额达到8000万元。
传承文化脉络,加快推进历史文物保护开发。文物不只是历史的积淀,更铭刻着文化的脉络,记录着文明的传承。五年来,上街区把文物保护开发作为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具体行动,作为展示文化魅力、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抓手。争取文物维修专项资金600万元,开展文物保护维修工程,使全区文物保护单位保存状况有了极大改善。文物勘探改革前置工作正式实施,紧紧围绕全区重点项目、招商引资项目和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文物勘探发掘工作,实现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双统筹。生态保遗工程稳步推进。规划建设5处遗址生态文化公园,总面积1198亩,计划总投资3.11亿元。2019年至今,共投入1000多万元经费,用于生态文化公园建设与规划,王氏宗祠生态文化公园已于2020年底建成。谋划建设上街区博物馆。依托鹊山贵族墓的重大发现,以周礼文化为主题,谋划建设上街区博物馆和鹊山贵族墓为一体的大型绿色生态公园,将周代虢国遗址建设成为上街古老历史的“活印证”、上街文化“会客厅”。
文化自信是一个地区发展中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经过不懈的努力,上街区文旅事业繁荣发展,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未来的上街,将进一步保护历史文脉,弘扬传统文化,深度挖掘、保护和开发各类文旅资源,统筹推进文旅项目建设,以文化人、培根铸魂,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精神力量,不断提升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上街融媒记者 刘世平 通讯员 秦红阳)
责任编辑: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