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ndjwvip@126.com
您的位置: > 党建速览 > 特别报道 >

传统村落石头村,乡村旅游新天地

河南党建网(通讯员 褚清平)位于南召县云阳镇的铁佛寺村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因历史上曾建有“铁佛寺庙”而得名。南部紧临绵延 9 里的九里山,主峰寺沟寨海拔 639 米,山上有著名的韩信寨(楚长城)和韩母墓、寺沟寨等古迹。石窝坑组的石头村是清朝中期以来形成村落,因村内有采石坑,盛产石磨、石碾、石磙等石器而得名。2016年,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栏目在此取景拍摄《探秘楚长城,寻幽石头村》的节目播出后,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更加坚定了我们发展乡村旅游的信心。

一、历史文化浓厚,奠定发展基础
明洪武年间,先民从山西洪洞迁至南召山区,清朝末期战乱不断,为躲避战乱迁至石窝坑村现在所在地方。最初是朱姓家族迁至本村,后来王姓家族逃难至此,在河对岸安顿下来与朱姓家族隔河相望,彼此和睦相处。2016年 5 月,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栏目曾在此取景拍摄--《探秘楚长城,寻幽石头村》的节目播出后,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旅游采风。 2016 年以来,铁佛寺的乡村旅游快速发展,被确定为“河南省的传统村落”,并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 

2018年2月,石窝坑村入围第五批“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

2018年,云阳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南召县云阳镇铁佛寺村(石窝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并于2018年10月16日通过了省住建厅组织的专家评审委员会的评审(河南省村镇规划鉴定技术委员会文件 村镇会纪[2018]74号)在已编制的《南召县云阳镇铁佛寺村(石窝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基础上,结合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河南省财政厅下发的《关于申报2021年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省级财政补助资金的通知》及其附件《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实施方案编制要求》等文件的要求,保持石窝坑村传统村落的真实性和延续性,使之更加宜居宜游;确保石窝坑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顺利实施,编制本实施方案。

2019年6月,石窝坑村公布为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

二、现存建筑良好,投资打造有力
石头村(自然村)位于铁佛寺村的石货坑组,该自然村内保存着上百年的石头房屋42座,现存房屋100余间。早些年,村子里群众盖房,就地取材,从山上开凿出片石,一层层堆砌而成,没有使用一点泥巴和水泥,外墙面非常整齐。

石头村传统民居建筑结构为抬梁式砖石承重体系,石墙、梁、檩、椽子为主要的承重构件。屋顶为双坡抬梁硬山顶,多是三架梁木构建承重,即石墙上承托三架梁,三架梁上承脊瓜柱,脊瓜柱托着脊檩。承托屋顶荷载的木构件采用榫卯结合的形式,既能统一制作装配,又能方便拆卸,维修和重复利用。在维修木构件时,采用小块木料拼合、斗接和包镶,使其发挥大料作用,以避免结构损坏,延长建筑使用寿命。

这些石头房子坚固、结实,最早的有上百年历史,目前大部分石头房子都居住着人家。全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栽植碗口粗的玉兰、女贞、桂花、辛夷、芙蓉,百年以上的杏树、茶树、柿子树、玉兰树、黄楝、紫藤等古树随处可见,有上千的紫藤树和500多年的茶树和松树,名木古树也是村里耀眼的风景。整个村庄像一座青石城堡,掩映在茂林修竹、古藤老树之中,清新的空气、名贵的花木、优美的环境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

三、众多古老传说,蒙上神话面纱

(一)龙抓庙
传说在石头村还没人居住的时候,村西后岭上有一座小庙,庙前生有一棵参天古柏,有一蛇精盘踞于此,惊动上天,派龙王擒拿。一声雷响把古柏一劈两半。后人把此地取名龙抓庙。

(二)螃蟹岭
螃蟹岭其实不叫螃蟹岭,原名庞家岭。早在清咸丰年间,一逃难夫妇(据说在朝为官),经过此地,看到这里,山清水秀,森林茂密,与世隔绝,随在山半坡盖石房两间,隐居此地。后案情好转,放任开封做官。其后人现居开封境内。因此官员姓庞,人们就把此地取名庞家岭。时过境迁,时间久了后人喊转,变成了螃蟹岭。

(三)金矿
在村西龙抓庙一带,长约两公里的范围内,传说是个金矿(有说铜矿)。现有古人采矿坑址四处。具体何时何人开采,没有记载。

(四)石货坑
村南头600米处,有采石坑一处,据说以前用的石碾,石磙等石器用品均出于此处,现还有当时采石的遗迹。

(五)郭家坟
村北300米,有一古墓,听老年人讲,解放前每年农历十月份,有人夜间骑马上坟,解放后没有来人,说明郭家后人以前也曾是官宦世家。

四、政府出资打造,传统风貌变现
在县委、县政府生态产业、美丽乡村、乡村旅游“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思路的指导下,云阳镇党委、政府依托产业基础,围绕石头村的资源优势,把人居环境改善、乡村旅游开发和精准扶贫工作紧密结合,打造铁佛寺石头村为主的民俗文化生态游。

一是积极靓化村容村貌,打造特色景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指示,在保留石头村原始、古朴、自然风貌的基础上,通过县里项目倾斜支持和镇里财政自筹,截止目前,村内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已累计投资3000多万元,建成了微地形景观,清理了河道,修建了护河堤、拦河坝、石头围堰,安装了仿古桥拦杆,铺设了石板路,栽植了景观树;建成以千年紫藤树为中心的小广场,绘制文化墙,刻制《石头村赋》巨石,建成农具展示厅、柴房、公厕、石拱桥,安装仿古景观路灯,铺设了自来水管网和污水管道等,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二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促进连片开发。投资1000多万元打造以石头村为核心,连接石头村周边的观光道路,已建成朱坪村--长2公里、宽7米的进村主道路,道路两侧设置旅游标识牌,每4米栽植红玉兰和红叶石楠树;新建平板石桥1座、漫水桥1座、玻璃桥1座。打造旅游环线道路,硬化石头村--韩信寨--当中庄全长6.5公里、宽9米的道路,小店石头村——铁佛寺石头村旅游观光线路全线通车;韩信寨民宿及娱乐项目综合开发项目已完成,办公楼、停车场、七彩滑道、悬崖秋千、水上漫步等娱乐项目建设均已建成营业。

三是支持农乐家建设,带动群众增收。镇财政出资10多万元,聘请全国知名的“三农”问题专家卢水生教授进村讲课;带领村民到西安袁家村、江西九江、信阳郝堂等地学习农家乐建设的发展理念和成功经验。投资200多万元,按照县旅游局“七统一”的标准,在玉兰园--石头村沿线打造能吃能住的星级农家宾馆10家;统一指导,扶持石头村内农户新建石头墙瓦房农家乐8家。历年玉兰节期间,进村游客爆满,共接待游客100000多人,农家乐就餐游客10000多人,为群众带来的经济效益超过30万元。

四是围绕旅游助力扶贫,帮助群众致富。投资60多万元,新建成占地20亩的停车场2个,下步全村的脱贫户和监测户可以分享停车收费的部分效益;已规划在石头村口建设小木屋商铺,在村内沿河建仿古茶楼和小吃一条街,全村脱贫户和监测户可以参与商铺的经营或者出租分红,实现增收致富;石头村优先使用脱贫户和监测户从事景区卫生清洁工作,实现家门口就业。

五、逐步布局规划,打造旅游名地
如今的铁佛寺以石头村为名片,已闻名远近市县,并以此为契机,用旅游业带动了本村乃至全镇经济的发展。下一步,结合铁佛寺村产业发展现状及现有农林资源、人文历史资源、自然山水资源,石头村将走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产业发展道路,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观光业。

(一)生态农业
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构建生态、高效、安全的现代农业体系,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农业逐步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以高产、优质、安全、生态为目标的有机农业,逐步使农业高效化、特色化。

围绕特色林果以及当地特色农业种植,加快高标准良田建设,打造一批生态型、循环型、观光休闲型现代农业示范园。铁佛寺村重点发展花卉苗木和中草药种植。形成两大农业产业片区,一是花卉苗木种植区,以白玉兰、辛夷种植为主,并结合乡村旅游,发展农业观赏体验;二是中草药种植,主要以种植蒲公英、艾草等中草药为主。

(二)休闲旅游观光业
以铁佛寺村现有传统村落文化、农耕文明、历史遗迹、自然山水风貌为基础,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和特色,打造多功能于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建设一个以休闲观光、农家乐为主体的生态旅游点,形成一条在休闲观光农业园区、传统村落与自然景观景观之间互动的精品旅游线路,注重发展具有民俗文化、地域文化、人文传统、农家生活特色、绿色餐饮项目,加快发展传统村落、特色民居参观游览和农家乐等第三产业。

重点发展传统村落游、山水体验游、采摘体验游等。一、传统村落游,石窝坑村传统村落特色石屋建筑参观、民俗文化教育、写生、考察。二、采摘体验游,结合生态农业,打造生态体验游,让游客通过林果采摘了解当地农耕文化。三、山地运动体验,登高揽胜、果蔬采摘活动、景观摄影等。

未来,我们将以打造“南阳市民周末休闲放松的首选目的地”为目标,继续发掘铁佛寺及石头村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发动村民进行民宿改造,配套餐饮、住宿等设施,吸引更多的游人到石头村及韩信寨体验原生态的乡村生活。

责任编辑:朱志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