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ndjwvip@126.com
您的位置: > 党建速览 > 特别报道 >

焦裕禄夫妇是我的再生父母——访焦裕禄夫妇搭救和关爱过的养子张继焦

原创 作者 李佩山

焦裕禄和徐俊雅夫妇

在今年5月14日深切缅怀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同志逝世60周年之际,我情不自禁地想起30多年前,回故乡兰考探亲期间,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再次拜谒焦裕禄烈士陵墓。在陵园门口的小卖部,我邂逅了当年焦裕禄在访贫问苦中,救活的那位奄奄一息的病儿,时任兰考县委招待所治安员的张继焦。他就是电影《焦裕禄》中,焦裕禄用给孩子买红烧肉的钱,救活的那个农民的儿子。在深入的访谈中,张继焦激动地向我讲述了当年被救和后来焦书记爱人徐俊雅,像妈妈一样继续关爱、帮助他成长的情景。

一、“是焦书记救了俺儿子的命!”

张继焦原名张徐州,是自然灾害最严重时的1962年5月24日,父母在徐州逃荒要饭时出生的。当时是在荒郊野外,父亲张传德用火燎一下镰刀,割断孩子身上的脐带,把他接到了人间。按当地农村习俗,产妇未满月不能进别人家,无处安身的父母,只好抱着出生才7天的小徐州,爬上了西去返乡的火车, 回到了家徒四壁的兰考老家,红庙公社葡萄架大队前杨庄村。

张继焦在焦裕禄同志纪念馆,介绍他当年被搭救的过程

第二年春天,小徐州害了一场大病。在缺医少药的穷乡僻壤,由于家里穷,无钱治疗,病情越来越重。一天上午,父亲望着面色青紫,骨瘦如柴,皮包骨头,昏迷不醒,连哭都哭不出声来的孩子,痛苦焦急地对妻子说:“不能眼看着孩子病死在咱们手里,趁早把他丢到公路旁,说不准让好心人捡走,还能叫他逃个活命呢!”

那时当地有个顺口溜:穷娃穷命,干草包腚;箩筐一背,路边一扔。正当张传德准备好一把秆草和一个箩筐,用秆草将小徐州括起来,再放到箩筐里出门,妻子张香跟在后面哭喊着“他爹,孩子还有口气,你等会儿再扔好吧”时,党的好干部,人民的贴心人焦裕禄深入农户,访贫问苦来到他家。“孩子怎么了?”

焦裕禄顶着风沙走村访户

“孩子病得没救了,要扔到村外去!”焦书记一边急切地问,一边连忙接过孩子,伸手摸摸孩子胸口,还在微微跳动,触摸孩子口鼻,隐约感到一丝若有若无的气息,“不能扔,这孩子还有气儿。只要有一点希望,就得想法救过来!”

说着,焦书记掏出本子,在上面给县医院高芳轩院长写了几句话,嘱他千方百计也要把孩子治好,接着撕下那张纸,要张传德拿着送孩子去医院找高院长。焦裕禄见张传德心里还不踏实,便拉着他来到大队部,用摇把子电话与县医院高院长通话,要求全力抢救送院的病儿……

张传德弄清焦裕禄是县委书记,像是苦海中遇见了救星,马上用独轮车推上孩子,就赶往45里外的县城。路上,他买了一盒火柴,走一程就划一根火柴,看一下孩子还喘不喘气儿。半夜时分,他终于把孩子送到县医院,经抢救转危为安。

张继焦和父亲张传德、母亲张香在一起

焦裕禄心里惦记着小徐州,下乡回来曾3次跑到医院看望,嘱咐医生一定要把他的病治好。25天后,小徐州病愈出院。焦裕禄赶来替张传德付了医药费,还抱起喜笑颜开的小徐州,像自己的亲儿子被救活一样高兴。于是,张传德夫妇逢人便说:“是焦书记救了俺儿子的命啊!”

二、“我一辈子也忘不了焦书记的救命之恩!”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同志不幸在郑州病逝,安葬在郑州革命烈士陵园。后来,河南省委、省政府根据焦裕禄同志的遗愿,决定将焦裕禄迁葬在兰考县城北关的大沙丘上,也就是今天的焦裕禄同志纪念园。

迁葬现场,一位老人悲痛欲绝……

1966年2月26日这天,兰考人民倾城而出,各界群众十万余人参加了追悼会。张传德夫妇抱着三岁多的儿子,专程赶到焦书记的墓前,痛哭流涕地说:“……焦书记,您放心吧!等娃长大,俺一定教他像您那样做人,那样为人民服务!” 此情此景被拍照后,成为焦裕禄纪念馆最感人的照片之一,说明这样写道:“焦书记,这就是您救活的孩子啊!” 

这就是您救活的孩子啊!

这时的张继焦见到熟人,已会说父母教的两句话:“孩子,你的病是谁治好的?”“系赵福记(是焦书记)。”“你长大干啥?”“该兰考满冒(改兰考面貌)。” 

当年新华社记者周原赴兰考采访,听到小徐州重生的故事,极为感动。得知张传德打算给儿子改名,众人参谋叫张卫焦。周原则建议改名张继焦。于是,父母做主为儿子改名叫张继焦,意思是要儿子继承焦书记的遗志,发扬焦裕禄同志的革命精神。说到这里,张继焦的眼睛湿润了:“我一辈子也忘不了焦书记的救命之恩!”

得知张继焦被救的经过,备感焦裕禄同志的光荣和伟大。望着眼前这位身材魁梧、五官端正的青年人,我不禁问道:“焦书记病逝后,你和他的家属还有来往吗?”

“有。”张继焦深情地对我说:“从焦书记墓迁到兰考以后,父母每年都带着我给焦书记上坟扫墓,还时常去家里看望焦书记夫人徐俊雅。”

后排左起:张继焦、焦跃进、焦国庆、焦守云、焦守军等焦裕禄同志的亲属们,在焦裕禄灵墓前合影

徐俊雅非常喜爱张继焦,有一次,她抚摸着张继焦的头微笑着说:“因为你比我家那6个子女年龄都小,所以今后就称你为‘老七’、叫你‘七儿’吧!”

“好啊!”打那以后,张继焦就管徐俊雅叫“妈”,徐俊雅高兴地应答。不仅她把张继焦视为亲生,而且焦家的6个子女都跟张继焦很亲近。

三、“她像妈妈一样关心我!”

张继焦说:“这些年,焦书记爱人徐俊雅像妈妈一样关心我,是她给了我今天。”

张继焦和养母徐俊雅在家中

在兰考“十年就有九年荒”的那些年月,徐俊雅一直关怀着张继焦的成长。她在经济收入并不宽裕的情况下,除了赡养两位老人和抚养自己的6个子女外,节衣缩食,经常给张继焦送吃添穿、买本买笔,鼓励他刻苦学习政治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

1979年,张继焦高中毕业后,到县城当了合同工。当时任兰考县计委主任的徐俊雅,不仅教育他怎样做人、怎样工作,而且在生活上给予他无微不至的体贴和温暖。她从自己家里挤出一床铺盖送给张继焦,还给他买了锅、碗、瓢、盆,教他做饭炒菜,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张继焦的衣服破了,她给他缝补;有个头疼脑热,她给他拿药;逢年过节,她叫他到自己家里来过。

刚参加工作后的张继焦

徐俊雅教育子女对待他要像亲弟弟一样关爱和谐,他们从未和张继焦拌过一次嘴,红过一回脸。一次,张继焦病了,一天没有吃饭。徐俊雅听说后,做了一碗荷包蛋,全家人谁也没有吃一个,亲手送到张继焦跟前。有时家里改善生活,她也忘不了叫张继焦去分享美食。

张继焦父母去世早,徐妈妈对张继焦的学习、工作、生活更加关心,母爱一直伴随着他的成长。在张继焦到了该谈对象成家的年龄时,徐妈妈让二儿子跃进及其爱人张永红给他牵线搭桥,与县鞋厂的一位女工订了亲。徐妈妈还主动帮他筹建婚房,购买大床、铺盖、蚊帐等用品。

1986年春节,在徐妈妈的精心操持下,张继焦欢天喜地的结了婚。焦家的6个姐姐哥哥们,有的寄来了贺信,有的电话祝贺,还有的亲自赶回参加婚礼,让张继焦真切地感受到了大家庭暖融融的亲情氛围。

张继焦和妻子徐梅香,女儿张徐静、张晓静在家中合影

 “母亲对待亲生儿子,也不过这样呗!”我禁不住脱口而出。这时,站在一旁的张继焦的妹妹、开此小卖部的张景,笑逐颜开地插话说:“徐姨对我也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记得我小时候,第一次来她家时,她见我穿的破旧,转身拿出几件女儿换穿的半新衣服,让我挑合身的,还带我到商店给我买了一条新围巾……”

四、“多亏老焦当年救下了继焦!”

“徐妈妈对你们真是够好了!” 我脱口而出。

“是的。”张继焦感慨地接过话茬:“我们决不辜负她对我们兄妹的关怀和希望,今后不论在哪里,都要好好做人,积极工作,努力为人民服务。

作者李佩山在焦裕禄灵墓碑前

与张继焦兄妹告别后,我的心情异常欣慰。抬头望望陵园那参天的泡桐、翠绿的松柏,又回头看看烈士的墓碑,我禁不住自言自语道:“焦书记,您安息吧!您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徐俊雅同志身上得到了发扬光大;您搭救的病儿,如今已长大成人,幸福成家!”

徐俊雅和张继焦及其大女儿张徐静合影

时间回到当下,张继焦爱人徐梅香,已于2013年8月退休,帮女儿照看孩子。两个女儿:大女儿张徐静,1986年11月出生,河南安阳师范学院毕业,在兰考县农商银行火车站分理处担任主任;二女儿张晓静,1989年3月出生,河南财经政法学院毕业,在开封市汴京农商行工作。好一个幸福之家啊!

张继焦妻子和大女儿张徐静(右)、二女儿张晓静在一起

再把时间退至1989年,徐俊雅从兰考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岗位上退休后,一直住在兰考县城北关。因6个子女都不在身边,作为焦家“老七”的张继焦,就主动和妻子及女儿,承担起照料老人日常生活的责任和义务。

有一次,徐妈妈病了需要挂吊针。张继焦就和妻子每天上班前将她送到医院,安顿好再去上班,晚上下班后再到医院接她回家,一直坚持到老人家的病痊愈。徐妈妈逢人便夸:“多亏老焦当年救下了继焦,这孩子重情重义!” 

晚年时期的徐俊雅同志

2005年8月25日,徐俊雅因病在开封逝世,享年74岁。

长子焦国庆按照母亲的生前遗嘱,主持把她留下的8万多块钱一分7份,除焦家的6个子女外,张继焦也得到了同等的一份。

五、“我要当好焦裕禄精神的继承人和传播者!”

这些年来,我与张继焦曾多次见面和电话交谈。2020年5月18日下午,我们约好通话,可他因忙于公务,去郑州直到深夜才返回家里。19日一大早,我看到他的微信,便应约与他进行了近一个小时的电话交流。我们保持着每天的微信联系,几乎我每次回到故乡,都与他相聚交流。2024年5月12日上午,我们通过一番手机电话之后,他很快便发来了从焦裕禄同志纪念馆获取的珍贵照片。

张继焦和来访者,在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前交谈

张继焦向我介绍说,1994年5月,焦裕禄同志纪念馆新馆启用,他由县委招待所保卫科长被调任纪念馆副馆长,2005年11月被提升为馆长,2017年退居二线。但他服从党的需要,退职不退岗,退而不休,仍一如既往地坚守在第一线工作。30年来,他忠实地做焦裕禄陵园的守护者,焦裕禄精神的继承人和传播者,先后多次被评为单位先进工作者、兰考县优秀共产党员和开封市优秀共产党员等。张继焦坦然地说道:“我虽然留不住青春,但是我要留住清白!”

张继焦在为来访者提供文字资料和联络方式

我曾当面问张继焦:“你胸前为何总佩戴着焦裕禄像章?”

张继焦回答:“40多年来,无论春夏秋冬,不管穿什么衣服,我都会把这枚像章,端端正正地佩戴在胸前。这样能警醒自己:父亲时刻在看着我,我所做的一切,都应无愧于他老人家救我的这条命,无愧于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  

张继焦与原外交部副部长、毛主席的秘书唐闻生同志握手

面对每天从全国各地赶来参观学习的人流,张继焦只要在,都会站在焦裕禄烈士墓前,亲自主持拜谒仪式,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动情地讲述焦裕禄同志的故事,用深入的思考,认真诠释焦裕禄精神,使许许多多的参观、拜谒者,在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和墓碑前泪流满面……

张继焦在弘扬焦裕禄精神专题报告会上

很多外地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派人,慕名而来找到张继焦,邀请他去给党员干部作专题报告。每次,他都愉快地接受,不辞辛劳,不负众望,教育感动了无数听众,但从不收取一分钱的报酬。他说:“让更多人更好地了解学习焦裕禄精神,让‘继焦’的党员干部队伍,一直扩大延伸下去,才是我最大的心愿和幸福!” 

张继焦正在为学生们讲解焦裕禄同志的先进事迹

2009年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拜谒焦裕禄陵园,并在焦桐附近亲自栽下一棵泡桐树。在兰考县干部群众座谈会上,总书记把焦裕禄精神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2014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次来到兰考,上午9时20分,在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内,他亲切接见焦裕禄同志健在的5个子女和张继焦,并在握手时详细倾听了“张继焦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焦裕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永远向他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在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参观,右为张继焦馆长

“党组织安排我到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工作,这为我传播焦裕禄精神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张继焦说,除了为参观者讲解焦裕禄事迹,他还先后到全国各地为各级党政机关、部队、高校、厂矿企事业等单位,作焦裕禄先进事迹报告1000余场次。现在,人民呼唤焦裕禄,党的事业需要千千万万个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因此,来兰考焦裕禄纪念馆(园)参观学习的人越来越多。2005年有32万多人,2009年突破100万人,党的十八大以后,每年有150万人以上,党的十九大后,每年有300万人以上,2019年猛增到380多万人……

少年儿童们在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参观学习

张继焦坚定地表示:“我的工作岗位虽然平凡,但是我深感责任重大而光荣。我一定要爱岗敬业,求真务实,努力当好一个焦裕禄精神的忠实继承人和传播者!” 

( 2024年5月13日凌晨,照片多来自张继焦和焦裕禄同志纪念馆)

李佩山简介 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特约研究员、中企联企业管理咨询山东专家组成员,曾任《中国铁道建筑报》记者、记者站长,中铁十四局集团党委宣传部长和《人民日报》特约撰稿人,先后有3900多篇计460余万字的作品被中央和地方及行业媒体发表。其中,160多篇获奖,被人民出版社、新华出版社和中国铁道出版社等选入书中。出版新闻专著《忠诚的人生》。荣获中国新闻奖、首届“全国铁路百优新闻工作者”、首届和第二届“山东省优秀青年记者”、第三届“山东省十佳记者”“山东省十大杰出职工”和“中国企业文化突出贡献人物”等称号。在中央领导同志题写的《中华魂》牌匾上镌刻着:“李佩山同志:您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和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的突出贡献,已被载入大型文献《中华魂·中国百业领导英才大典》。”

责任编辑: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