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孟州:“司庄模式”背后的“党建密码”
孟州市南庄镇司庄村,一个人口1千出头、自然资源匮乏、集体经济接近“零收入”的平原小村,面对困难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四处求告,却也建成了集议事、休闲、养老、托幼于一体的“小而精”的党建综合体,被焦作市委组织部称赞为“司庄模式”。一个资源禀赋不足的村庄,这一切是怎么做到的?让我们一起来探求。
南庄镇司庄村位于孟州市东8公里处,现有7个村民小组,登记在册的常住人口245户、1030人,耕地面积1012亩。经济上,毛毡加工业较为发达,此外主要以外出务工及农业种植为主,但是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直到2018年还不足5千元。从表面来看,集体经济基础薄弱、远离主干道、自然资源匮乏、大量人员外出、村里“空心化”等孟州市大多数农村都有的问题,这个村庄一个不缺。发展,路在何方?
2018年5月,新一届司庄村“两委”班子顺利当选后,党支部书记张金虎同志就开始谋划以党建综合体建设为抓手,带领党员群众建设美丽乡村。
民事民商,找准“突破口”。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更何况是建成党建综合体这样的大事。张金虎同志带领“两委”干部到外县市、外乡镇学习,但看人家建设得再花团锦簇,一听说起动辄几十万元的花费,人人都感到心里没谱。怎么办?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几名干部一商量,决定开起“诸葛亮会”,向群众要办法。
“月议会”上,村“两委”干部、党员和群众代表你一言我一语,不走“高大上”,建设“小而精”的思路逐渐成型;吸收村里退休老干部、妇女代表、青年团员、乡土人才参加的“扩大会”上,以空心院治理为突破口的想法在讨论中不断完善。事实上,司庄村内虽有245户群众,但至少有40户举家在外居住,不少房屋破旧不堪缺少维护,有的甚至只剩残垣断壁,垃圾堆积,蚊蝇滋生,已经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影响。换个角度来看,如果能够把这些土地合理利用起来,既能减少村里开支,又能盘活闲置的资产资源,可谓一举多得。此外,司庄村现有村室连同前面活动广场面积不足50平方米,想另行选址,在资金、用地上都面临不小的困难,如果能围绕周边的空心院、废弃厂房作好文章,现有的场地完全可以满足需求。于是,支部下了决心定了计划,并通过了“四议两公开”程序,甩开膀子就干。
党员带头,组建“突击队”。万事开头难。为了快速打开书面,司庄村党支部48名党员身先士卒,当起了突击队。对于空心院治理,首先要挨户做工作,要么由村里折价收回,要么在保持权属不变的前提,交由村里进行整治。为此,支部推行党员联户制,规定每两名党员一组,分包一座空心院,找户主做通思想工作。“两委”干部要带头攻“难点户”,分头联系先拆自己家或亲戚家的空心院,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群众。
钱虽然节省了,但“启动资金”仍必不可少。为此,支部书记张金虎同志带头,带领“两委”干部和党员捐款。在他们的宣传和带动下,热心群众和村里一些小型加工企业也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从2018年5月起,村里用时半年,多方募集资金12万元,共治理空心院14处,平整绿化土地3900平方米。有了梧桐树,招来金凤凰。有了前期的工作成绩,司庄村获得上级奖励资金20万元。他们用足这笔钱,在村室周边建起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史馆、慈善幸福院,还有面积500余平方米的小花园。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精准施策,运起“绣花针”。工作想出成效,不光要用决心,还要有绣花一般的细心。司庄村的干部就干起了使用“绣花针”一样的细活。村部西边一座老式土房虽然看起来破旧,翻修一下还能用,用来作村史馆,更能突出历史感、沧桑感,彰显特色、传承文明;村民马桂芝、宋文芝家虽然没人住了,但房子院子还是好好的,人家也不愿意交,就做工作让人家免费给村里使用,建成慈善幸福院、小院议事厅,还能落个让老百姓念叨的好名声;村部北边有个废弃厂房,修葺完善后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堪称“旧貌变新颜”;开动脑筋,见缝插针,在整理好的空心院内种植树木,建设小花园,打造身边的“天然氧吧”。这一切,“两委”干部闪转腾挪,没少下功夫,也没少动心思。之后,司庄村又对孟司线、城南路两侧进行廊道绿化,种上了国槐、红叶梨、杨树,在家家户户门前种上桂花、红叶石楠,“两季有鲜花、四季有绿叶”的绿色司庄平添更多姿色。
司庄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实现了从一个其貌不扬的平原小村,到美丽宜居的亲情乡村的嬗变,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司庄村开展的空心院整治,既为村里省下了不少资金,又“挤出”了建设用地指标,将“死资源”变成了“活资产”,将来无论用于对外租赁,还是直接用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都有了充足的底气。2019年7月,焦作市委组织部在对司庄村党建综合体建设进行观摩时,对其作出了高度评价,称其开创了党建综合体建设的“司庄模式”。党建引领,这就是司庄村成功的“党建密码”。
下一步,在整治空心院中磨练了队伍、树立了信心的司庄村党支部,已经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纳入了议事日程,正筹建有机食品产业园,总投资350万,计划用地300亩,预计在4年内收回成本,带动村集体经济年收入50万,解决60至100人的就业问题。在这样强有力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我们对司庄村的前景满怀憧憬。(河南省孟州市委组织部 李鸿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