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ndjwvip@126.com
您的位置: > 新视点 >

宝丰县李庄乡: 全力保障夏收夏种“无缝衔接”

 河南党建网讯:金色的麦浪,孕育着希望。6月1日,在宝丰县李庄乡的田间地头,一幅夏收夏种的农忙画卷徐徐展开,随处可见农机来回穿梭、农民忙碌收播的景象。
  一望无际的麦田里,一台台大型收割机驰骋于麦浪间,一颗颗麦粒倾泻而下,落地成“山”,留下一排排整齐划一的麦茬。尚王村村民李付荣说,“看这天气,估计还有雨,这两天大家都在抓紧抢收。村里还专门成立了抢收志愿服务队,我这2亩多地可真是多亏了他们帮我收,不然我还不知道咋办呢!”趁着晴好天气,尚王村“三夏”抢收志愿服务队员们和村民一起将李付荣家收割好的麦子装运,晾晒到一旁的空地上。
  李庄乡通过统筹调配农机、组建应急抢收志愿服务队等,精准调度,精准对接,全方位做好晾晒、储存工作,加快小麦抢收快收。同时,通过合理提高种植密度、提升肥料使用效率、提高种子质量等,压茬续接抓夏播,确保不误农时。
  南牛村村民董国营家的2.5亩小麦刚刚腾出茬口,就紧紧抓住当前天气晴好、土壤墒情适宜的有利时机,组织播种机播种花生。“夏收夏种同步进行,为的是往前赶时间,现在不用人工种花生,播种时连同肥料一起下地,便于种苗吸收营养。我这2亩多地半个小时就种完了,快得很!”董国营笑着说。
  “按去年的行情,种植普通花生亩产500多斤,售价为每斤2块5,比传统的小麦玉米种植模式增收1000元左右,目前俺村花生覆盖率基本上达到了99%。”南牛村党支部书记董月钦说道。
  “三夏”大忙时,现代化农机挑起大梁。只见农机手熟练地驾驶着花生播种机,在农田里来回穿梭,短短几分钟,一垄地就同时完成了开沟、播种、覆土等环节。相比传统模式,机械种植比人工效率提高了4到5倍,大大减少了农户的劳动力,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双抢”工作按下“快进键”。
  自夏收夏种工作开展以来,李庄乡积极动员广大群众抢时间、争速度,加快夏收夏种进度,全力组织机收机播作业队深入田间地头,做到熟一块、收一块、种一块,确保不误农时。目前全乡已完成夏收2万亩,夏种1.5万亩,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当前,李庄乡“双抢”工作正如火如荼开展。据了解,李庄乡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契机,充分发挥各村(居)的资源优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种植结构,做大做强花生优势特色产业,鼓励引导农户种植西蓝花、葡萄、辣椒、无花果等,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下一步,李庄乡将进一步推广机械化种植,加强技术指导,强化落实各项种粮扶持政策,充分调动种植大户和农业合作社的积极性,加快土地整合,推动粮食种植的规模化经营,确保粮食增产增收。”李庄乡党委书记冯宇航说。(杨海楠)
 

责任编辑: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