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ndjwvip@126.com
您的位置: > 新视点 >

非遗搭台 魔术唱戏 宝丰县擦亮“魔术之乡”金字招牌

  河南党建新闻网讯:“听起来神出鬼没,演起来偷梁换柱,看起来捧腹大笑,点破了恍然大悟。”5月15日,农历四月初八,2024河南·宝丰魔术大会如期在宝丰县赵庄镇周营村魔术文化广场拉开帷幕。
  当天,300余名因魔术大会结缘的艺人时隔一年再次齐聚一堂,纷纷大秀绝活、以技会友,现场有6个魔术演出棚分别展演魔术、歌舞、杂技表演及提线木偶戏、杖头木偶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吸引了众多群众驻足观看。
  宝丰魔术主要分布在以赵庄镇为中心,并辐射到县域肖旗、商酒务、石桥等全县11个乡镇及周边市县。本世纪初,以宝丰魔术为主的民间表演团体最多时达1400多个,演员5万多人,演出足迹遍布全国三十多个省、市、县。这种以非物质生产方式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创举,被中宣部、文化部誉为“宝丰文化现象”,享誉全国。2006年8月,宝丰县被中国杂技艺术家协会命名为“中国魔术之乡”。
  据记载,宝丰魔术大会起源于明万历25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些民谣:“上至七十九,下至刚会走,跳唱变戏法,人人有两手。”“一捆围布一根绳,三根竹竿来搭棚,真真假假变戏法,换得银钱回老营(指赵庄镇周营村)。”
  通过世代传承,宝丰魔术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2021年5月,幻术(宝丰魔术)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举办魔术大会,为魔术艺人搭建一个相互交流、切磋技艺、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平台,使魔术演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使‘魔术之乡’更有魔力。”赵庄镇党委书记兰华说。
  今年60岁的王献坡,出生于魔术世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宝丰魔术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河南省高级民间艺术师。2009年,王献坡创办魔术研发工作室,专门从事魔术道具研发及演员培训,近年来已陆续培养魔术演员300余人。
  近年来,宝丰县持续拓展“魔术+”新兴文化业态,规范整合魔术表演团体,精心打造精品魔术节目,通过开办魔术传习所、魔术进校园、开办非遗公益课堂等方式进一步传承发扬魔术文化,积极为魔术演绎人才培养“搭台”,为节目研发创新“铺路”。同时,通过魔术文化衍生产业发展,形成让农民创造的魔术文化不断造福魔术之乡的态势,真正起到文化引领、魔术搭台、经贸唱戏的良好效果。目前仅在赵庄镇经营“魔术+”商贸业937家,占全镇经营主体的58.6%。“魔术+”文化产业全年效益达到15亿元,从业人员近2万人,为周边地区近6万人提供了新的就业、从业渠道,人均年收入3万余元。
  此外,在今年的魔术大会上,由平顶山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发展中心举办的非遗大集也缤彩纷呈,集市上魔术道具、糖画制作、花米团、官衙变蛋、大黄制鼓……足足21个摊位上琳琅满目的非遗特色产品,集中展示了宝丰县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近年来全县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成果。(李万全通讯员李万鹏 柳真真)

责任编辑: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