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ndjwvip@126.com
您的位置: > 主题教育 > 学习强国 >

河南唐河:打造“友兰家风+”沉浸式课堂 开启“书香唐河”研学新篇章

“没想到带孩子参加活动,自己也深受教育。”全程参与活动的家长张亮感慨道,在冯友兰纪念馆看到冯友兰写给女儿的家书,突然明白好家风不是说教,而是父母的言传身教。

参与活动的家长与小朋友们在冯友兰纪念馆合影留念。(仝栋 摄)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家庭文明建设,4月12日上午,由唐河县妇联、唐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唐河县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服务中心联合主办的“书香唐河·友兰家风家教研学营”文明实践活动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正式启动。此次活动以“传经典文化  承友兰家风”为主题,通过“经典诵读+实地研学+家风传承”三维课堂,让20余组家庭感受沉浸式研学体验,开启了家风教育新实践,提前拉开了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的序幕。

经典诵读润心田

刘畅老师带领大家共读《大学》经典篇章。(仝栋 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传统文化讲师刘畅的领读下,家长与孩子们齐声诵读《大学》经典篇章,大家通过抑扬顿挫的韵律感受千年文脉的跃动。国家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冯振静结合现代家庭教育,深入浅出地阐释“修身齐家”的深刻内涵,引导参与者体悟经典对个人修养、家风培育的现实意义。一位小学生兴奋地说:“原来古人的智慧和我们今天的成长息息相关!” 参与活动的赵小平女士感慨:“当孩子的小手和我一起划过书页时,真切感受到文化传承的温度。”学生代表陈炜翰现场分享道:“和爸爸妈妈一起读经典,让我真正理解了‘修身齐家’的含义,原来好家风就藏在这些古老的智慧里。”

家风研学强根基

家长和孩子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解。(王静 摄)

讲解员为大家讲述冯氏家训。(仝栋 摄)

“通过触摸先生批注的手稿,孩子们真切感受到‘为天地立心’的治学精神。”带双胞胎儿女参加活动的李娜女士说,这种“场馆变课堂、展品变教材”的创新模式,让抽象的家风教育变得可触可感。

在冯友兰纪念馆,讲解员以生动故事还原冯氏家族“诗书传家、德泽乡里”的家风传承,透过文物史料展现“友兰精神”的时代价值,生动展现了“一门三杰”的冯氏家风。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家庭成员们驻足于泛黄的手稿前,聆听冯氏家族“勤勉治学、清廉传家”的故事。家长们对冯氏“从严治家、以学兴家”的治家理念深表认同,纷纷表示要将好家风融入日常家庭教育。

讲解员特别讲述了“冯氏家训”中“性情优劣在遗传,最易迁移是少年”所表达的教育对人性塑造的哲学道理。参与家庭纷纷表示,活动实现了文化传承与家庭教育的深度融合。学生家长陈建先生由衷感慨:“诵读经典、感悟家风,让孩子真正理解了‘修身始于格物致知’的道理。这种知行合一的研学方式,比书本教育更触动心灵。"  

长效赋能树品牌

“这场研学不是终点,而是家风建设的起点。”唐河县妇联主席宋瑞峰表示,下一步,唐河县将以冯友兰纪念馆这一省级家风家教示范基地为核心,把冯友兰“阐旧邦以辅新命”的精神转化为现代家风建设资源,构建“1+N”家风教育矩阵,辐射25个乡镇(街道)家庭教育指导站,形成“家风讲堂+亲子共读+文化研学”的常态化机制。大力培育“书香家庭”示范户,让“耕读传家”的文化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新彩。

此次研学营的启动,旨在通过家庭共学共研的形式,让优良家风在亲子互动中传承,让经典文化在实景体验中浸润。

通过将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家庭教育素材,探索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家风建设新路径。后续将通过常态化开展主题研学、建设家风实践基地、培育家庭教育指导师等举措,持续擦亮“书香唐河·友兰家风家教研学营”这一文化品牌,为培育时代新人、建设书香家庭,为县域精神文明建设注入强劲的文化动力。(通讯员  王静)   

责任编辑: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