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ndjwvip@126.com
您的位置: > 红色经典 > 文化旅游 >

难忘故乡的那碗面

方城是我的家乡,那里有我的“根”。有我剪不断的乡愁。位于河南西南部的方城,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底蕴的地方。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西汉著名外交家、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等历史文化名人都是方城儿女。方城也有很多优质食材,令我久久不能忘怀的是那碗面,那碗面承载着我对故乡的思念与寄托。

说起河南特色小吃,方城烩面在河南很多地区都很有名。而正宗的方城烩面之所以正宗,主要在于面,汤和辣椒。

故乡的方城盛产小麦,方城烩面是方城名吃之一。 品正宗方城烩面,一观汤,二看面,三尝辣椒油。

方城烩面很讲究,汤,用羊骨,全羊骨架,置入清水锅里大火炖煮,两个小时后起浮沫,撇干净后,放入调料袋提味。下羊肉块,然后换新调料袋加味。调料主要有:大茴、花椒、姜、胡椒等。汤汁要白,熬得就像牛奶一样,肉烂如泥,绵软软的。

面选用的是方城本地小麦产地小麦面粉,水和面,盐和水,盐是其中关键。把面揉搓成团成絮。揉,下力揉,面皮光色亮润,面筋力如胶。静置一会,把面分成每块一两左右的面剂,推擀成椭圆形面片,两面再抹上一层小磨香油,以防面粘连  ,一个个油光光白亮亮,整齐地叠放入盘,以备用。面片下锅,是做烩面的一个关键性技术环节,一般为掌舵高手才能站锅下面。下面片时,掌舵高手犹如艺术表演,艺高胆大,只见两手提起巴掌大的面片,双臂张开,一捋、二板、三拉、四摔、五扯、六悠、七撕、八抖、九甩、十抛,胳膊上下左右翻动,长长的面片在怀里翻飞起舞,令人眼花缭乱,立时便成了宽如指、薄如纸的丈余长的面片儿。烩面未到口,眼福先饱。把面片儿下入滚羊肉汤中一滚,往锅内下一些青菜,菠菜,你能喝出羊骨头那种原汁原味的味道,不像郑州烩面那样大杂烩,喝完,全身都是暖洋洋的,让你忍不住伸出大拇指说“真中”。羊油辣椒主要以新鲜的羊油加上葱姜等佐料,锅中先炸后做成一半黄一半红。一碗香喷喷的烩面配上一大勺羊油辣椒,简直是绝配。

犹记第一次喝烩面,那是在读初中一年级的一个周五下午,当时在县城中学住宿读书,每逢两周就会回家一次。记得那次是周五下午上完第二节课之后大概三点左右,约上我们同校同村的发小一起准备骑自行车回家,而当天中午发小我俩都没有吃饭,便说吃完饭再回去,不然三十多里的路骑到家就没力气了。记得很清楚,那家方城烩面馆是在学校出门左转经过一个十字路口之后的马路南侧,坐北朝南,店面不大,五张红木方桌摆在房间内,围着每张桌子放了八条红木质宽板凳。我们挑了一张靠墙的桌子坐下,服务员随即端上两杯凉开水问吃什么。发小点了一份大腕烩面,问我要不要也来一份。我点了一小份。在寒冷的冬日,寒风凛冽,喝完烩面浑身暖洋洋的,那幸福时刻,回忆起来,如今仍是记忆犹新。

方城烩面的味道就像方城人一样厚道实在。故乡方城就犹如是一碗中正平和、朴实厚重的烩面般。勤劳美丽善良的方城人,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浸润着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滋养,积蓄着势能,伴随着新一轮建设美丽方城的激荡步伐,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正以奋进新时代的勇气,奋力奋发突围建设建强南阳副中心城市圈,力争上游宜居首城。如今漫步在故乡方城,马路宽宽,绿树成荫,河流清澈,白鹭飞翔。漫步在乡村田园,村美田美,各美其美。乡村花园,田野花海、麦田青青。登临七峰山,小顶山,奇峰俊秀,远望山下城区,美景渐次铺开,诗情画意,美不胜收,真让人流连忘返。郑万高铁的开通,方城搭乘成了便利发展的好机遇,南下重庆、北上郑州的快速线路,此后回家的路更加便捷,整个南阳盆地被深藏的旖旎风光也将更具魅力。旅游业发展更加迅速 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来到方城,品味方城的悠久历史文化,也尝到了家乡的美食烩面。

走向五湖四海的方城人对烩面的钟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对家乡的风土人情、山川河流的某种复刻与尊重,而烩面是他们永远乡愁的寄托。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方城的面、方城的水、勤劳朴实的方城人创造成就了独具风格的方城烩面。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人造就一方美食。而方城烩面就是方城人的骄傲和标签,它同时也是中原特色美食的代表之一。

一碗面,承载了方城丰厚的饮食文化,一碗面,讲述着方城悠久的历史和人文情怀。方城烩面承载着我对家乡的记忆,对乡愁的眷恋,祝福我的家乡方城越来越好!(作者 聂升君

责任编辑: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