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ndjwvip@126.com
您的位置: > 红色经典 > 文化旅游 >

走进南泥湾

                   王甫海 
 

    在去延安之前,我就决心要去看看南泥湾。不管昔日的南泥湾是个怎样的情景,在我看来,她早已被著名歌唱家郭兰英一曲《南泥湾》给唱红了,唱醉了!正是怀着这样的梦境,我重走伟人路,体验陕北情,带着一种精神的依托和期冀,从家乡千里迢迢来到了仰慕已久的南泥湾。
       
    我站在南泥湾郁郁葱葱的稻田旁,和煦的风伴随阵阵稻香直扑面颊。放眼望去,山脚下的青草丛里牛咩羊叫,鸟唱虫鸣,一派丰收景象。南泥湾是一个充满神奇与诗意的地方,果然实至名归。导游说,南泥湾大生产是一段不老的传奇,1941年春天,随着八路军第一二五师第三五九旅的进驻,这片杂草丛生,荆棘遍野,野兽出没的黄土高原,顿时人声鼎沸,战歌嘹亮,三五九旅的战士们身背钢枪,手握镢头,挥洒鲜血和汗水在荒山野岭上开辟出万顷良田,使昔日的“烂泥湾”变成了稻田翻绿浪,窑洞满山腰的陕北好江南,在陕甘宁边区用鲜血生命和辛勤汗水谱写了一曲开天辟地的悲壮赞歌。南泥湾,这个响亮而辉煌的名字,在我很小的时侯就从老师的讲解和课本上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成了我向往和魂牵梦萦的地方。如今当我走进南泥湾这片神奇的黄土地,就仿佛看到了红军长征到达延安后在南泥湾如火如荼改天换地的一幕幕壮阔场面。导游告诉我,当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蒋介石反动派向我抗日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再加上连年自然灾害的侵袭和十多万非生产人员的增加,一时间,没有衣穿,没有饭吃,没有纸,没有油,冬天没有被子盖,使边区的财政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这一困境,在毛泽东同志的倡导下,一场轰轰烈烈的自救运动在南泥湾开展起来了。
       
    初到南泥湾,迎接战士们的是一个个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没有房子住,就自己动手搭草棚,挖窑洞;没有粮食吃,就剜野菜捡野果充饥;没有衣服穿,就自己捻棉线,织毛衣;我们敬爱的朱德总司令带领战士们在寒冷刺骨的稻田里挥镐刨地,周恩来同志蹲在纺线车旁连天加夜纺线忙,官兵同吃一锅饭,同住一窑洞,同耕一方田……。陕北的冬天格外冷,夜晚更是寒气逼人,官兵们冻得无法入睡,就聚集在一起,燃起篝火,围着火堆又歌又舞,硬是用歌声喚醒了沉睡千年的土地,用汗水浇灌出了丰腴肥沃的片片良田。历经三年的辛勤耕耘,在荒山秃岭上开荒10万亩,生产得以完全自给。战士们的生活大大改善,每人每月两斤肉,每天五钱油,五钱盐,一斤半菜,会餐时吃的全是牛羊鸡鸭肉,大米和白面。官兵们住上了平整宽敝的新窑洞,穿上了合体暖身的冬棉衣,盖上了厚厚棉絮的新棉被,三五九旅因此而成为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支不吃公粮的人民军队。
       
   在南泥湾,我参观了大生产运动展览馆。展览室内陈列的一件件物品和资料,伟人们在生产劳动中使用过的一架架纺线车,一架架木质织布机,一尊尊锻造农具的打铁炉,一辆辆送粪运粮的木轮车,默默无闻地向后人们诉说着革命前辈艰苦创业的丰功伟绩。如今的南泥湾已成为闻名中外的历史文化旅游胜地。这里春季春花烂漫,百花怒放;夏季山青水秀,连绵起伏的群山郁郁葱葱,风景如画;秋季满山红叶,层林尽染;冬季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俨然一幅美妙绝伦的画卷。通过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红色基因得到代代传承。村村通了电话,有线电视网络全覆盖,人畜用上了洁净安全的自来水,宽阔平整的公路村村通,水利灌溉到地头,硕果累累压枝头,山里的农产品网上销往国内外,乡村文化更红火,村民们住上了绿荫掩映的小别墅,高级轿车环山跑,山民们满怀豪情奔小康,在半山腰的窑洞里,农民自办的农家宾馆,自制的陕北风味小吃使中外游客留连忘返。身临南泥湾,我仿佛看到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从陕北大地上升起的一颗璀璨明珠!
         
    一抹金霞映红了西边的山山岭岭,我依依不舍地坐上南去的汽车,告别了南泥湾。这时,车厢里游客们随着导游的领唱,响起了优美动听的歌声: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方来好风光,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
 
    作者简介:王甫海,男,中共党员,退休公安民警。在东北边防部队当过兵。在中央,省市报刊发表新闻稿件和文学作品近干件。现为河南商丘作协会员。
 
 

责任编辑: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