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三十载,城管护绿城
郑州,这座屹立于中原大地枢纽位置的城市,仿若一颗夺目的明珠,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春美轻拂,带来百花争艳的盛景,大街小巷弥漫着馥郁芬芳;夏韵流淌,绿树成荫,为城市勾勒出清凉惬意的轮廓;秋彩晕染,将城市装点得层林尽染,满目斑斓;冬暖洋溢,用温情驱散寒意,给予市民温馨舒适的时光。在这四季更迭间,郑州城管人已默默坚守岗位三十载,他们的身影穿梭于城市的每一寸土地,为郑州城市管理事业倾洒无数心血,助力城市一次次实现精彩蝶变。
蹒跚学步,艰难开局
三十年前,郑州城市规模远不及如今这般宏大,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尚处萌芽阶段,荆棘载途。彼时,基础设施陈旧破败,道路狭窄且年久失修,每逢雨天,排水系统便不堪重负,频繁堵塞。城市管理执法体系也极不完善,执法人员数量有限,装备简陋,执法手段单一,主要依靠人力巡查与简单的口头劝导开展工作。
占道经营、乱搭乱建等现象在大街小巷屡见不鲜,严重扰乱城市秩序,有损城市形象。面对这些难题,郑州城管人毫不畏惧。他们奔波于城市的大街小巷,耐心地向商户和居民宣传城市管理规定,苦口婆心地劝说违规者纠正行为。即便时常遭遇不理解和抵触,他们也始终坚守文明执法的理念。在一次整治占道经营的行动中,一位经营小吃摊的大爷情绪激动,抗拒城管队员的执法。队员们并未采取强硬手段,而是先安抚大爷的情绪,待其平静后,与他促膝长谈,了解到他生活困难,靠摆摊维持生计。队员们一方面向大爷解释占道经营对交通和城市环境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积极为他寻找合法合规的经营场所,并帮他申请相关经营许可。最终,大爷理解并配合了城管工作,还主动当起了城市管理的义务宣传员。这段故事充分展现了早期郑州城管人在执法中注重人性化,以耐心和爱心化解矛盾。
改革探索,砥砺前行
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郑州城市管理执法工作迎来一系列深刻变革。管理体制持续优化,从分散管理逐步走向集中统一。2017年,郑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郑州市城市综合执法局)正式挂牌成立,整合多个部门的城市管理职能,明确各部门职责,实现管理资源的高效整合,管理效率大幅提升。
在执法方式上,积极探索创新,从单纯的刚性执法向刚柔并济转变。大力推行“721”工作法,即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例如,在处理流动摊贩问题时,城管部门不再简单驱赶,而是通过设置便民疏导点,为摊贩提供经营场地,并加强对疏导点的管理,规范经营秩序。同时,组织开展经营培训,帮助摊贩提升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这种执法方式既保障了摊贩的生计,又维护了城市的秩序,赢得了市民的广泛认可。
为提升执法队伍素质,郑州城管持续强化人员培训,定期组织法律法规、业务技能培训和执法案例分析研讨活动,提升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同时,引入先进的执法装备,如执法记录仪、数字化城管平台等,实现执法过程全记录和城市管理问题的实时监控、快速处置。
尤为重要的是,党建引领在这一时期发挥了关键作用,网格化工作模式逐渐成形。以党建为核心,将城市划分为多个网格,每个网格都设立党支部或党小组,党员城管队员下沉到网格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他们不仅在日常执法工作中以身作则,还积极协调网格内各方力量,共同解决城市管理难题。通过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实现了城市管理工作的精细化、精准化,让城市管理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角落。在一次老旧小区环境整治工作中,网格内的党员城管队员联合社区党员、志愿者,挨家挨户做居民的思想工作,动员大家配合整治行动。同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对小区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升级,解决了多年来的环境脏乱差问题,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在这个阶段,郑州城管涌现出许多先进典型。吕长凤,一位普通的道路清扫工,37年如一日坚守岗位。她负责的路段始终保持干净整洁,多次被评为“最佳道路”。她总结出一套高效的清扫工作方法,还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同事,带动了整个清扫团队工作水平的提升。她的辛勤付出和敬业精神,成为郑州城管人学习的榜样。
硕果累累,铸就辉煌
如今,在郑州城管人的不懈努力下,城市管理执法工作成绩斐然,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在市容市貌管理方面,通过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乱贴乱画、乱堆乱放、违规户外广告等行为,城市环境愈发整洁美观。曾经泛滥成灾的小广告、“牛皮癣”广告得到有效遏制,利用“追呼系统”对违规张贴小广告的号码进行不间断呼叫,使其无法正常使用,迫使其接受处理并停止违法行为。大规模拆除违规户外广告,还原了城市清爽的天际线,提升了城市形象。
市政设施管理不断完善,城管部门加大对道路、桥梁、排水等基础设施的巡查和维护力度,及时修复破损路面、疏通排水管道,保障城市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郑路平”工程让城市道路更加平坦舒适,市民出行更加便捷。在2021年7月20日郑州特大暴雨灾害中,城管人冲锋在前,迅速投入到抢险救灾工作中。李洋带领抢险救援突击队,奔赴受灾严重的区域,连续奋战十六个日夜,清理道路积水、修复受损设施,保障了城市的基本运转,彰显了城管人的责任与担当。
停车管理工作取得积极进展,面对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城管部门科学规划停车场建设,合理施划道路停车泊位,并运用智能化停车管理系统,如“郑好停”项目,实现停车资源的高效配置和便捷管理,有效缓解了城市停车难问题。
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大幅提升,袁彬宾带领的机械化清扫车队,探索出“1吸尘—2冲刷—3收污—4刷洗—5洗扫—6保洁”的“六步工作法”,将机械化清扫与人工清扫有机结合,极大提高了道路清扫效率和质量。这一工作法在全市推广,推动了郑州环境卫生整体水平的提升。
党建引领网格化工作在各项成果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通过网格内党组织的协调联动,快速解决了许多城市管理的难点问题。在处理噪音扰民投诉时,网格党员迅速响应,联合环保、公安等部门,快速定位噪音源,及时制止违规行为,高效回应了群众诉求。
展望未来,再谱新篇
2025年,“我们的城市叫郑州”,这是郑州城管人心中的信念与追求。未来,郑州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将在智能化、精细化的道路上不断迈进,党建引领网格化工作也将持续深化。
智能化管理方面,进一步深化数字化城管平台建设,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对城市管理问题的全方位、实时监测和智能分析。智能摄像头将自动识别各类城市管理违法行为,如车辆乱停乱放、违规摆摊设点等,并及时将信息传输至执法人员手中,实现快速响应和精准执法。同时,利用无人机对城市重点区域、复杂地形进行巡查,弥补地面巡查的不足,提高巡查效率和覆盖面。
精细化管理将成为工作重点,从城市的每一个细节入手,精雕细琢。加强对背街小巷、老旧小区的环境整治,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在城市绿化管理上,注重植物搭配和景观效果,打造更多精致的街头绿地和城市公园,让城市处处充满生机与活力。
党建引领网格化工作将进一步强化,以党建为纽带,整合更多社会资源参与城市管理。每个网格将成为一个城市管理的前沿阵地,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通过网格党支部与社区、企业、社会组织的深度合作,共同解决城市管理中的各类难题,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三十载风雨兼程,郑州城管人一路走来,历经艰辛,却始终坚守初心。他们用汗水和努力,为郑州的城市管理执法工作书写了辉煌篇章。在未来的征程中,相信郑州城管人将继续勇挑重担,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迎接新的挑战,创造新的辉煌,让郑州这座城市在他们的守护下,四季皆美——春美如画、夏韵悠然、秋彩斑斓、冬暖情长,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成为人们向往的美好家园。(郑州市城市管理执法支队 于其伟)
上一篇:南召梅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