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ndjwvip@126.com
您的位置: > 智慧党建 > 基层党建 >

党建引领联村共建 产业联动抱团发展——叶县常村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

河南党建网讯(李彩岩 通讯员许家瑜)  近年来,常村镇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村社合一、联村联企、抱团发展”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按照“党建引领、联村共建、财政倾斜、金融服务、保险托底、廉情监督”二十四字工作法,实现了集体增收和群众增收双推进,有效提升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彰显了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成效。

     组织联建,走出党建引领“新路子”。在县委组织部指导支持下,常村镇积极创新基层组织设置,成立联村党总支,打造坚强的集体经济“火车头”。镇党委选派7名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群众基础好、领富能力强的年轻干部,到村担任联村党总支书记,选派3名有专业特长的镇干部担任特派指导员,开展特色种养、电商营销、乡村规划等专业化“人才回引”工作,充实联村党总支及所属支部班子后备队伍。确立“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的思路,结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功能,联村党总支领办12个专业合作社,构建了以党总支为核心、集体资源资产为纽带、产业链为依托、农民群众为主体的新型经济组织体系,变一家一户“单打独斗”为组织起来“抱团经营”。党总支书记兼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委员担任合作社骨干成员,参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了完备的法人治理体系。特色产业集群。树立“发展布局一盘棋”理念,根据各村的资源禀赋、地理条件、产业基础,推动生产要素跨界配置、优势资源规模集聚,栗林店、月台村重点发展中草药,西刘庄村重点发展特色种养业,柴巴、刘东华重点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康养项目,常村村重点发展红色文化,充分凸显各自优势,打造区域关联产业。

     产业联动,鼓起集体组织“钱袋子”。常村镇坚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项目打捆使用,土地规模流转,产业集中连片,着力打好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组合拳”。

     ——立足自身实际,利用境内资源,推动艾草产业发展,实现由规模扩张向集约发展,撑起乡村振兴“半边天”。近年来,该镇把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镇村干部引入社会资源“活水”,与千村堂医药有限公司实施结对帮建,发展中草药项目,鼓励艾草特色种植,壮大发展乡域经济,增加群众收入。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二十四字工作法,形成“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采取“统一指导、村级负责、分户托管、利益分成”模式。通过与千村堂中药材公司合作,建设高标准艾草示范基地和艾草深加工厂,统一收购、加工、销售,最大程度保证合作社及农户的利益。同时,镇里对该项目进行专项资金补助,派驻科技特派员进行种植村跟踪指导,培育龙头企业。目前该镇艾草系列产品达到100多种。

     为了真正能够拉长链条,该镇在扩大艾草种植面积的同时,同步开始培育与之配套的收购销售网点和深加工项目,目前,全镇艾草种植面积达到2.1万余亩,收购点达到30多家,培育龙头企业6家,年产值达2亿元以上,全镇近三分之二的农户参与艾草产业,艾草不但成为常村群众的脱贫草、致富草,而且有力带动周边乡镇群众从事该产业。用工需求1500余人,带动农户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采用集体土地入股方式与养猪大户合作,创办西刘庄村养殖场,预计年出栏9600余头,可直接创收100余万元。该镇还通过联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带动其他经营主体,多点探索订单协作、保底收购、利润返点、股份分红、就业带动、生产性服务等合作方式,不断深化拓展利益联结,激发农户致富活力动力,共享集体经济发展红利。

     民生联办,守护基层百姓“好日子”。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把“强民生、优服务”作为发展集体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基层治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双提升。丰富联村自治载体。健全37个行政村团支部、妇联等群团组织体系,动员老党员、老干部组建老年协会,参与村民矛盾纠纷调解,开展寓教于乐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着力提升“三零”创建的群众参与度。建立联村党总支班子成员轮流坐班制度,全天候面对面提供便民服务,同时实行错时、延时、预约、上门、订单“五项服务”,努力实现治理效能最大化。完善基础设施。按照联村布局整体规划,多方争取资金整合投入,分批硬化23余公里乡村道路并建立盘山公路生命防汛路,对安全隐患进行“过筛”排查和“铁腕”整治。

     通过党建引领、联村共建新路径的实践,既促进当地集体经济项目高质量、可持续、规模化发展,又极大调动了农民群众参与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一年多来,联村党支部的号召力、凝聚力和组织力得到显著提升,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田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