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ndjwvip@126.com
您的位置: > 主题教育 > 教育实践 >

洛阳农林科学院专家团赴寺上村助力乡村振兴

洛阳农林科学院专家团赴寺上村助力乡村

     
      河南党建新闻网(王爱民 李西锋 通讯员 张凯 冯伟12月15日,洛阳农林科学院组成的省市科技特派员专家团一行10人,在洛阳市科技特派员冯伟森的组织下,应邀到洛阳市工商联定点帮扶村洛宁县涧口乡寺上村考察调研,指导寺上村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专家团一行考察了寺上村在“三清两建”工作中收回的500多亩荒坡地,实地察看了1550亩可耕作的旱作地、水浇地种植情况。随后,在寺上村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座谈交流,寺上村两委干部、市工商联驻寺上村第一书记参加,对寺上村土地的开发再利用及今后可持续性产业发展的进行座谈交流。
      针对寺上村的地域特性、气候特征和种植习惯,中药材所副所长王治军和中药材专家高级工程师张俊伟表示,面对日益短缺劳动力现状,针对本地气候,从长远角度看,寺上村种植仁用杏、连翘等较高的市场价值中药材,适合寺上村情况,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达到较好效益。仁用杏是常用中药材,药用价值很高,功效也很多,为我国特产之一,国内外市场需求大,一直供不应求;加上该村距离神灵寨景区较近,旅游资源丰富,有较大的潜力可挖,就其观赏价值上,也有着不可限量的生态价值。
      果树所副所长姬延伟、资环所副所长田文仲表示,寺上村地域特性及气候特征,果树发展有着较大的阻力,水资源欠缺或者灌溉设施投入,均不是目前最佳发展的道路,从长远利益上讲,中药材发展路径较为妥帖。
      河南省科技特派员李瑜表示,村集体经济发展在资金投入上是个短板,要借助目前乡村振兴发展上的好政策,瞄准目标走可持续化道路发展,借助该村优势路线,打造自己的品牌路线,用生态打造产业,用产业打造品牌,用品牌助推产业发展,形成良性可持续性的循环机制。
      针对寺上村1550亩可耕地的目前种植状况,旱地小麦和玉米仍是当前老百姓的首要种植习惯,在没有改变目前种植模式的习惯下,小麦专家副研究员张学品、冯伟森表示,旱作灌溉条件不具备的地域高水肥品种种植生产风险太大,“洛字号”旱地小麦品种在这里的推广价值远远大于目前老百姓盲目选种的价值,下年度可以在此做推广示范,科学用种、科技种植带来的价值远超于目前的价值趋向。
      洛阳市工商联驻寺上村第一书记张凯表示,非常感谢洛阳农林科学院组成的省市科技特派员专家团一行来村指导产业发展,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建立与洛阳农林科学院专家团队的联系,支持寺上村产业发展。村支书尚显京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不图眼前利益,深思发展前景,荒山再利用那就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洛阳市科技特派员冯伟森表示,作为科技特派员,就是要把握新形势新思想,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上,让科技引领未来,让思想助推发展。找好小切口,做好大文章,让科技的论文在大地上绽放。

责任编辑:王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