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ndjwvip@126.com
您的位置: > 党建速览 > 走基层 >

家在青山绿水间

河南党建网 【朱志才 】火红七月,位于深山区的南召县云阳镇西花园村,千顷林海如墨似黛,碧波荡漾;潺潺溪水如缎似练,流淌山涧;一座座精致的农家小院如颗颗珍珠撒落在青山绿水之间。这是一幅浓妆淡抹的山水画卷,承载着当年的一段红色记忆,那就是克服困难,艰苦创业的“西花园精神”!
 
三十多年以前的西花园村,可不是今天这般美丽的模样!满山都是一人深的荒草,零碎的山坡地年年被山洪冲刷成七零八落的乱石滩。穷山恶水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发展,不少群众缺衣少食,一年四季靠国家救济。
 
徒有虚名的“西花园”,寒酸得让人万般惆怅!
 
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谢学军是位退役军人,曾在绿色军营这座大熔炉里,淬炼成钢。看着家乡落后面貌,他心急如焚,感慨万千!
 
“咱不光是村里的当家人,更是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羊,要想办法让群众吃饱穿暖,住上不进风不漏雨的好房子”!谢学军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村里的党员干部,大家一致说:“行!学军你撑好舵,我们大伙儿给你加油助力”。也有个别人说“风凉话”,“人老几辈子都是这样过来的,学军有啥能耐,能让山生金,水流银?”
 
三十来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谢学军与大多数同龄人一样,有着一股不服输的“犟劲”。
 
——“说着容易做着难”!从哪里着手干起哪?
 
西花园村南北长二十多里,大多数群众分散居住在半山腰上。这年冬天,天气格外寒冷。谢学军趁着冬季农闲时节,带领着村组党员干部顶着刺骨的山风,踩着被积雪掩没的羊肠小道,到群众家里走访。大家围坐在火堆旁,虚寒问暖,并把改变家乡贫困面貌的打算说给群众听。“要改变贫困面貌,这话说到了大家的心坎上!咱也有两只手,为啥还要年年吃救济?”“干吧!立下招兵旗,就有吃粮人”。有不少群众合计后说,要想日子过得好,还得靠山“吃山”。
 
在全村党员干部会议上,大家统一思想,达成共识:根据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提出因地制宜地利用山区优势资源,走以种植辛夷为主的中草药材发展的道路!
 
南召县地处伏牛山腹地,气候的多样性蕴育着丰富的生物资源,生长着许多名贵的中草药材。西花园村及周边的乡村更是全国辛夷的主产地,有着“全国辛夷看南召,南召辛夷看花园”之说!辛夷桃是名贵的中药材。西花园以辛夷桃蕾丰满,含油率高,其香味浓郁而著称。
 
第二年刚开春,在全村二十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内,西花园村男女老少便背着镢头,铁掀,铁撬,带着干粮上山,在荒山野岭上披荆斩棘,除草挖坑,搬石垒堰。村干部范金玉带着妻子,儿子吃住在山上,累了,就在草堆躺一会儿;饿了,就啃口干粮。范金玉一家用五年的时间,改造荒山一百多亩,栽种辛夷七千多棵。
 
没有树苗自己培育,没有肥料自己割草搂树叶沤粪,附近没有水源自己到几里外的山沟里去背水。1988年夏季,南召县遇到了建国以来最大的旱灾,连续三个月没有下过一场透墒雨,大小河流干涸,群众吃水困难,新栽的十几万棵辛夷幼苗大多数被旱死。秋后,又遭于几场暴雨袭击,山洪冲毁新修的石堰,又冲走不少小树苗。旱灾,洪灾使西花园村遭受了重大损失。
 
在村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西花园村全体村民没有在自然灾害面前屈服,而是挺起腰杆,放下思想包袱,重新披装上阵。经过一冬一春的努力,不仅把受灾的损失夺了回来,又新栽辛夷树五万余棵。
 
靠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十余年,在西花园村的山山岭岭,沟沟叉叉,当地群众见缝扎针,栽种辛夷树苗70万棵。谢学军说,当初全村栽树用坏的劳动工具就能堆成小山,为了使荒山早日披绿,实现村兴民富,全村党员干部群众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
 
一年又一年,当初栽下的辛夷小苗,已长成“摇钱树”,成为当地的一大经济支柱产业,全村人均年收入6千余元!实践证明,西花园村党支部依靠群众,走出了一条以产业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振兴之路。
 
有党的好政策引领,有村党支部的坚强领导,有党员干部的带头,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把西花园村建成了名副其实的“花园村”。前人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物质财富,更留下了一笔永不过时,愈久弥新,永不退色的红色精神财富,那就是“克服困难,艰苦创业的"西花园精神”!

现在的西花园村,山青水秀景色宜人:春,山花烂漫; 夏, 清爽宜人;秋,五彩斑斓;冬,玉树琼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使西花园村“山生金,水流银”变成了现实。这里是美丽幸福的家园,这里是网红暴棚的打卡地,这里是旅游观光休闲的好去处!西花园村魅力无限,令人留恋。
 
 
 

责任编辑:朱志才